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24-01-06     浏览数:125     【 字体:

 《管理世界》2022年第6 期摘要:不论是以因素理论化为主导的定量研究,还是Eisenhardt 推崇的多案例研究,或者诠释主义导向的扎根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动态变化现象所蕴涵的时间性。这为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创新的机会。近来国外的过程研究已快速发展并成型化,形成了包括本体论假设、理论化内核、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在内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纵向案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研究范式。国内的过程研究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在本体论立场、理论化深度、过程模型构建和方法适配性等方面尚存一些问题,总体呈现研究成果体系化不足和未能充分根植于本土厚实的过程思维传统等局限。为促进过程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范式内核、发展历程和动力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从本体论、时间嵌入性、理论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述评,在总结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啟古纳今路径的同时阐明中西对话前景。本文力图通过文献述评和范式总结提升研究者对过程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敏感性和反思力,为增扩过程理论化的深度和想象空间提供启迪,助力研究者更好地以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关键词:过程研究 理论化 过程本体论 时间性 研究范式转型一、引言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观察和研究事物不能无视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鉴于时间线(time line )和时机(timing )在社会进步和组织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angley et al. 2013Gehman et al. 2018),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应尽量采取时间与空间融合的全域视角。但是在组织和管理研究中,作为动态现象核心特征的时间性却经常被忽略。居于主流的量化研究方式对时间性关注不足,常常把时间线抽去,或者简单压缩为变量并以时滞效应体现(Langley et al. 2013)。 排除了时间维度的传统截面模型往往持均衡状态假定,它只能描绘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与深蕴着矛盾和非均衡性(李占祥,2007)的管理实践不相契合。质性研究中,大多数已有成果仍囿于弱过程导向。譬如,以Eisenhardt 为代表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倾向于遵循实证主义的因素理论化逻辑,重在解释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理解随时间演化的模式(Langley and Abdallah2011);注重诠释事件意义的Gioia主张用扎根理论来挖掘深层结构和深层过程,但是这一方法在被一些追随者机械地用于从原始数据到一阶构念、二阶构念再到聚合维度的层层抽象中,微观活动和日常互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掩盖了,事件之间的链条和相互作用被抽掉了(Langley and Abdallah2011),时间性和过程机制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解释。路风(2019)呼吁研究者要着眼于过程解释而非事后解释。事后解释中,研究者并不去深入观察和分析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从事后的总体结果出发,为其原因找出一般性的解释。与之比照,过程解释不仅要描绘发展过程中具体事件与做法,还要解释行动者这样做的原因、做法之间的关系、驱动这些做法发生变化的力量等,从而帮助识别产生事件结果的“鬼斧神工”般的因素组合。学术生态的繁荣发展,需要研究范式与视角的推陈出新。以时间性作为研究的焦点,以Langley为首倡导的过程研究范式,顺应了从因素理论化向过程理论化的学术研究转型需要,因而逐渐发展兴盛。与因素理论* 本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熟企业战略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成机制与循环效应——兼对中国‘五行学说’科学化的探索”(72172154)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企业裂变式发展重大问题研究”(21&ZD 136)的资助。张雪为本文通讯作者。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王凤彬 张 雪- - 191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81化关注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同,过程理论化关注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是对现象随时间如何涌现、演化和终止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构。高度重视时间性,是过程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这一范式强调时间是“唯一一个我们无法逃离和回避的事物”(Gehman et al . 2018)。 不仅改变、变革、演化等概念明示了时间性,稳定和均衡也应被视为动态过程在当下的暂时性结果(Cloutier and Langley 2020)。 看似稳定的事物,包括惯例(Bres man 2013)、制度、身份(Howard-Grenville et al . 2013)、互补性(Deken et al . 2018)等等,其实并不是给定的,而是在持续互动的过程中被构建并不断发展的。因此,学术界除了要关注作为名词的组织、战略、结构、创新,还应强调作为动词的组织化、战略化、结构化和创新化过程(Langley2007)。 仅仅关注表象的稳定可能会忽略底层的“暗流涌动”,从而可能导致管理者对一些变化始料不及,或者错过一些重要的机遇。试图维护表面稳定而压抑、消除矛盾和冲突的倾向,可能会破坏系统的内在生成力(Farjoun and Fiss2022)。在管理研究应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的背景下(李志军、尚增健,2020a),过程研究因具有较高的实践相关性而日益受到青睐。从实践者的角度而言,过程是重要但复杂的,对复杂进行还原论的简单化处理并不能奏效。Langley等(2013)指出,保持和改进实践、制度和组织所需要的活动和工作,远远超乎管理研究者的想象。一些学术研究显示,由于规模效应和市场权力,大企业比小企业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但这一就“平均”情形得出的变量间关系的论断,并没有告诉管理者在扩大规模如并购后采取一系列什么样的行动可以获得更多利润。类似地,学术研究会判定哪些自变量可以促进创新,但是并没有告诉管理者通过哪些一系列活动最终可以实现创新。现有的学术研究大多进行截面式比较,获得如同“切片”一样简洁的结论,但是企业经营却是个连续的实践过程,需要过程性洞见。因此,过程研究被视为帮助连接学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桥梁之一。2016年美国管理学年会举办了关于定性研究与理论构建方法的专题研讨会,邀请GioiaEisenhardt Langley对各自倡导的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同年,《SAGE 组织过程研究手册》的出版,标志着过程研究范式同Eisenhardt 多案例研究范式和Gioia扎根理论范式一样发展为较成熟的研究范式。国内学术界虽然不乏过程哲学思维,但是在管理学领域过程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规模不大。近年来过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升,“ 演化”、“ 共演”、“ 过程机制”、“ 演化机理”等关键词越来越多出现在中文核心期刊中。井润田和孙璇(2021)对诠释主义和实证主义两种案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反思对比,有助于深化研究者对这两种案例研究范式深层次假设和具体应用上差异的认知。然而,对于过程研究范式的特征及其背后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较为缺乏。虽然国内对过程研究的学术热情上涨,但是有些过程研究论文由于没有坚持过程本体论而只是“形似”地构建了过程模型,实则是阶段“切片”,遗失了最珍贵的过程洞见;有些研究由于缺乏体系化方法论的指导,机械地从Eisenhardt多案例研究范式和Gioia扎根理论范式下借用一些策略或方法,导致研究问题、分析策略、理论化模式之间的错配。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在推进纵向案例研究更多开展的同时,有必要对过程研究范式进行总结和反思。本文将在对过程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阐明其哲学基础和范式内核,厘清其独具一格的过程数据特征、过程数据分析策略、过程理论化模式,然后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纵向案例研究进行述评,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升研究者对过程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敏感性和反思力,助力过程研究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文献述评发现,虽然过程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强过程研究所占比例较低,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的多样化程度有限,研究方法论与过程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适配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所构建模型中“箭头”所示的关系缺乏深度阐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深化。在研究现状部分本文还指出了过程理论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并阐明了过程研究领域的中西对话前景。习近平总书记20224 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对学术研究扎根中国大地、更贴近实践的期待和呼吁,以及学术生态繁荣发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理论述评- - 192《管理世界》2022年第6 期展的内在要求,都需要管理学界以更多元化、更有效的研究范式来讲好中国故事,而强过程研究就是其中一种。“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把研究的根扎在实践中”(李志军、尚增健,2020b),需要鼓励管理研究者对实践中重要的过程性问题加以关注,在认知高度上超越实体本体论,拥抱过程本体论;在方法上大胆探索新型乃至异类的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尤其是积极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复现理论化和连接理论化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大力拓展想象空间,增加理论化深度与厚度,凝练出兼具动态性和学理性且内在逻辑连贯的过程模型,提升研究的理论贡献度和研究发现的可转移性。研究者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通古今之变化”和“融通中外文化”中开展学术对话,在融合中西方过程哲学思维中研究企业现实管理问题,在提升时间关切性和实践相关性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过程研究范式的更大范围采用与更高质量发展。二、过程研究范式及其发展(一)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过程研究范式根植于过程本体论,过程研究学者坚持的共同信念是世界由过程而非实体构成,万事万物处于不断生成、持续演化的状态。本体论着眼于探索世界的本原或基质是什么,过程本体论与实体本体论相对应,前者认为世界的基质是过程,即世界是由过程说构成,后者则主张世界的基质是实体或存在。过程本体论认为世界是不断生成的,即成为“此在”,事物只是持续进行的过程的瞬时性呈现,这一本体论源于怀特海、伯格森、詹姆斯、海德格尔等创立并发展的过程哲学。虽然过程哲学在哲学发展和研究中由来已久,但是在组织和管理研究主流中,过程导向却不受重视(Langley and Tsoukas 2016)。 实体本体论认为世界由事物或实体构成,过程只是事物的变化,过程本体论则强调改变和生成本身。这两种本体论的区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两个哲学流派的分歧(Langley et al. 2013)。 德谟克利特的唯物原子论(实体本体论)认为自然世界是由稳定的要素或存在构成,要素之间彼此独立,虽然其特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深层的本质是不变的。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道出了过程本体论的实质,也就是,世界是过程,每个事物的本质是过程、是活动、是改变。事物是持续进行的过程中的暂短性产物,是在不同瞬间的呈现,处于持续生成的状态。过程是包罗万象、无主性的,即过程不单纯发生在某个主体或事物身上,而关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诸多方面,因此需要摒弃原子观、静态观。过程本体论视角下,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特质集合,其中一些特质比另一些更持久,但是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和要素,而实体本体论则视组织为具有内在恒久特征的主体。Baygi等(2021)进一步指出,实体本体论下,先有实体,然后实体间进行互动,其行动为主动性地“做”,但是在过程本体论中,并不存在预先存在的实体,而是先有活动和互动,然后实体被创造、被感知、被实现并不断变化,实体是在具体的过程中被动地经历着变化。其中一个形象的比照是,实体本体论视角下,先有两侧河岸,然后两侧河岸在水流过程中进行互动;过程本体论视角下,河岸一开始并不存在,是在游泳、建桥、下雨等过程中,河岸逐渐形成且一直变化。一言以蔽之,实体本体论关注实体特质的改变,过程本体论关注过程本身如何涌现出“此在”并使其发展、成长、衰落。认识论上,实体本体论主张先认识实体,然后从外部视角对实体之间的关系或实体的演变进行研究,过程本体论则认为需要通过解释互动、活动、事件等来从内部打开和解构实体。因此,事物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外生还是内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假设。(二)过程研究范式的内核1 . 过程理论化过程研究范式的内核是过程本体论视角下进行的过程理论化,与之相对,实体本体论视角对应的是因素理论化。两种理论化的结果,分别表现为过程模型与方差模型(Poole et al. 2000)。Mohr1982)首次区分了因素理论和过程理论,前者指将变量彼此联系起来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构,后者是对现象随时间如何涌现、演化和终止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构。因素理论化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中占据主导- - 193地位且根深蒂固,主要解释导致结果变量出现变异的原因,通常涉及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假设—检验模式是其典型代表,即伴随着命题或假设的推演,基于经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变量间相关(尤其是因果)关系的角度对一个现象进行解释。相比因素理论,过程理论强调对时间性和随时间变化的关注,主要是通过探究导致某一结果发生的一组事件的顺序来给出解释,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和或然性互动是关注的焦点(Langley1999)。由于秉承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因素理论化和过程理论化在聚焦点、知识产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Cloutier and Langley 2020)。 具体地说,在聚焦点方面的差异表现在:(1)因素理论化关注变量,过程理论化关注事件、活动和轨迹;(2)因素理论化关注实体,过程理论化关注关系和互动。过程研究不关注相互分离的、彼此孤立的静态实体,而关注共同构成组织化过程的互动和缠绕,如什么样的事件、活动和关系支持了实体(如惯例、制度、组织)的生成、稳定和变革;(3)因素理论化关注相关关系,过程理论化关注互动关系。因素理论探寻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符号和强度,过程理论化关注事件、活动、互动的顺序,通常需要识别一些会改变路径走向的情境性因素;(4)因素理论化预设了确定性结果,过程理论化则强调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在因素理论中,因变量清晰存在,由结果而探寻其存在的原因。与之对比,在过程理论中,由于时间不会停下来,过程路径和结果是多元的,具体观测到的结果只是诸多可能性在某一时空下的具体表现之一。所以,过程研究者需要去捕捉可能性、异质性和非决定性(Cloutier and Langley 2020)。在知识产出方面的差异表现在:(1)因素理论化帮助寻找预测性律则,获得知“是”型知识,与之对比,过程理论化帮助探索生成机制,获得知“何”型知识;(2)因素理论强调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已知的一般性关系规律演绎出可检验的命题或假设,过程理论则强调基于现实提炼出具有更深理论根基的生成机制作为知识产出。Van de VenPoole1995)提出了四种生成机制,包括基于基因决定论的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学习和适应的目的论、基于张力和矛盾的辩证理论,以及基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理论。其他常见的过程理论工具包括结构理论、符号互动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战略即实践理论(Jarzabkowski 2005)。 因素理论研究者偏好表示变量间关系的概念框架,即以方框代表变量,箭头代表因果关系。过程理论研究者更偏爱叙事,但是为了论述清晰,也时而会使用图示,但是方框和箭头的含义与因素模型不同,方框代表的是事件、活动、互动等,箭头表示时间先后,以刻画“流”的时间性特征(Cloutier and Langley 2020)。 表1 总结了过程理论化和因素理论化的主要差异。2 . 强过程与弱过程理论根据研究者秉承过程本体论程度的差异,过程研究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强过程和弱过程研究两类(Langleyand Tsoukas2016Cloutier and Langley 2020)。 弱过程理论偏向实体本体论视角,它虽然吸纳了时间进程与演化性的概念,但是视过程为发生在某一事物身上的过程,这个事物在时间推演中保持了自身独特的特质和身份。强过程坚持纯粹的过程本体论,强调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过程在特定时空境域中的产物,一切事物只是瞬间性的呈现。变化并不是发生在某个事物身上的改变,而是不断生成的现实在不同瞬间呈现的差异。每个活动、事件都在重构一个看似稳定的存在,不断改变其特征,每个瞬间的事物在质性上都是不同的、流变的。弱过程的核心是“事物”,研究特定事物随时间的演变。强过程的核心是“过程”,强调每个瞬间构成不断演变的现实。相比弱过程,强过程导向的过程理论更贴合过程哲学理念,注重主客体的不可割裂、经验、异质性和时间性(Langley and Tsoukas2016)。 由于主观能动性在组织形成和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经验会影响主体,促进现象的持续改变。异质性强调事物处于不断生成过程中,犹如人们不可能两次有同样的感受一样,纵使用以表达表1 过程理论化与因素理论化对比特征项内涵着眼点聚焦点知识产出图示模型化因素理论化将变量彼此联系起来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构解释“存在”的变异来源,即因果效应变量,实体,相关关系,或然性结果对象(知“是”)型知识预测性律则方框代表变量箭头代表因果关系聚焦于变异量(方差)统计分析的线性或U 型、倒U 型模型过程理论化对现象随时间如何涌现、演化和终止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构解释“此在”如何涌现、发展、成长、衰落,即过程本身事件、活动和轨迹,关系、缠绕,互动关系,或然性/ 决定性结果过程(知“何”)型知识生成机制方框代表事件、活动、互动等箭头代表时间先后弱过程模型强过程模型注:根据CloutierLangley2020)等资料整理。用纵向案

[返回]
上一篇: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公司治理研究
下一篇: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与社会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