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22-07-05     浏览数:696     【 字体: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赵墨非 徐 翔内容提要: 本文从生产者网络出发,探讨经济周期中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动机与利弊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进行信贷引导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信用风险通过生产者网络传播,进而缓解其对于社会总产出的负面影响 这一行为对于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对于网络结构呈单向链式上下游关系的传统部门,信贷引导能够有效提高总产出水平,其实际效率与目标企业下游产业链的数量与长度有关; 对于网络结构复杂的新兴经济部门如金融衍生品和互联网经济,信贷引导失效,会造成额外的总产出损失 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信贷引导同样弊大于利,对于关键节点企业的援助不足以弥补低效信贷带来的效率损失 此外,本文还拓展分析了通过信贷引导扶持关键高科技企业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机制 基于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本文建议,各级政府在进行信贷引导时应以最大化社会总产出为主要目标,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所处阶段 生产者网络结构产业链长度节点企业的网络连接数与技术外部性等因素关键词: 信贷引导 网络博弈 风险传染 政府与市场关系赵墨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 徐翔( 通讯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 ) 中央财经大学 年度青年英才培养支持计划与第六批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一引 言政府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定向引导在现实中十分常见 无论是在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还是在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各主要经济体的稳增长方案中均包括对于特定行业与企业的信贷引导 在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时,政府也经常会出于发展特定行业保护经济安全等目的进行信贷引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在目标行业和企业的选择上也经常存在一定的差异 信贷引导的重点对象有时是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行业与企业,如基础设施冶金能源等; 有时则是大而不能倒的关键企业,如关键制造业企业和大型银行 在经济周期发生阶段转换时,信贷引导的目标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现有研究对于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系统性考察相对不足,尤其是缺少一个能够综合考虑政府金融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 这不利于我们形成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理解,也为准确评估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实际效果带来困难一系列近期文献发现,市场主体之间的网络结构在信用风险的传导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政府在设计和实施信贷引导时,必然会涉及到对于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的系统性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贷引导的实际效果 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博弈( ) 的理论模型,以分析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中的信贷投放行为 通过求解该模型本文发现,政府针对低效率生产部门的信贷引导,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出于外部性考虑的补贴性政策,也不是宏观经济调控失当造成的政策失误,而是一种抑制信用风险通过生产者网络传播以最大化社会总产出的政府行为对于模型均衡状态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效果存在显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著差异 在经济上行时,无论生产者网络采取何种结构,银行和政府均严格偏好于将信贷资金投放给高生产效率的企业,政府无需也不应进行信贷引导 在经济下行但生产力受损不严重时,银行依然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政府转而偏好于贷款给生产效率偏低但在网络中位置重要的企业,以抑制信用风险通过生产者网络扩散,从而产生信贷引导的激励 在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期,由于向生产效率低而网络连接密切的企业进行信贷投放的风险抑制作用无法弥补其效率损失,银行和政府均会选择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除非出现银行惜贷或断贷现象,信贷引导不会发生进一步地,本文基于网络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信贷投放对象的选择问题 大多数已有文献认为,信用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主要由其连接数决定( ; , ,) 网络连接数越多,企业越重要,政府越应该重视,可以理解为连而不能倒() 本文的一项重要发现是,在生产者网络中,一家企业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不仅取决于其下游企业数量,还取决于其下游产业链的总长度( ) 如果下游产业链太短( 如星形网络结构中的情况) ,即使一家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低效率企业拥有很多网络连接,该企业也不应成为政策性信贷引导的帮扶对象,对于此类企业的信贷引导将无法实现预想的政策效果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的网络结构中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异质性,以及经济上行阶段为何有时也会存在信贷引导 树形网络是传统工业和传统金融服务业中的常见网络结构,在经济衰退时,政府的信贷引导也通常以这些传统部门中的关键企业为主要帮扶对象 相反地,在环形网络完全网络等非树形网络中,企业间关系错综复杂,互为上下游的现象十分常见 对于此类生产者网络,银行和政府均偏好贷款给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信贷引导无效 上述理论结果与现实中的观察高度一致 在适当的前提假设下,本文模型也可以被用于解释其他形式的信贷引导,主要包括以克服卡脖子技术难题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目标的信贷引导 模型分析显示,对于关键高科技产业的信贷引导能够最大化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对于国民经济命脉企业的信贷引导则是为了确保这些企业存活,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这两类信贷引导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均有效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博弈视角分析与评估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 可扩展的理论框架 通过引入各种宏观与产业层面的经济指标,这一框架可以被用于分析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网络结构的最优信贷投放选择 本文的现实贡献在于,验证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中政府进行信贷引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外部性视角难以解释的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激励机制问题 ( ) 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纠正市场失灵,而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积极参与者 因此,有必要研究政府采取各种经济举措( 如信贷引导)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促使政府采取了特定的行动,以及这些行为对于经济产生的影响 本文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方向研究的一次尝试二相关研究评述对市场主体间错综复杂的信用网络关系的理论研究始于 世 纪 末( ) ( ) 以及 ( ) 奠定了基于网络视角研究金融市场结构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债务和风险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学术界对金融信用网络中风险传染的研究达到白热化 一方面, ( ) ( ) 等研究将网络模型从金融市场推广到各种交互影响的市场主体( 如一般企业的股权持有者) ,关注各主体之间的交叉持股关系如何影响整个经济系统面对风险的表现; 另 一 方 面,( ) 以及 ( ) 等研究重点关注网络中的信用关系传播和放大风险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中银行网络中的连锁反应年第 期受以上文献启发,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信贷引导减少信用风险经由生产者网络的传播和扩张 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构建的模型针对生产者之间的信用网络,刻画了网络中企业基于订单进行生产和交付的过程,重点关注这一过程如何内生地影响企业的信用兑付 大多数已有文献并未细致刻画实际生产过程,其网络节点之间单纯的信贷关系不影响社会总产出,因此只能分析风险传染而不能进一步落实到对生产过程的作用上 值得注意的是, ( ) 也从生产者网络视角展开分析,重点关注异质性中间产品的生产技术选择问题 本文的核心关注点与之不同,主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作用于整个生产者网络,最终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进入 世纪以 来,中国学者也开始重视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杨 小 凯( ) 对于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强调了网络上决策和收益互相影响的传导效果 蒋 传 海( ) 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网络效应对寡头竞争中歧视性定价均衡的影响,发现网络效应本身会加剧寡头间的价格竞争 黄纯纯( ) 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传统的网络产业组织理论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竞争双边市场的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国家政府相比,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网络均具有显著差异,信贷引导行为的动机与效率均不同 对于中国经济中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研究也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到现实中的信贷引导实践上,已有国内文献大多关注出于消除外部性目的的信贷引导行为,如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绿色信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以及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国有企业融资等非最大化产出目标而对于信贷投放的干涉行为( 余明桂和潘红波,) 上文介绍的政府出于抑制信用风险传播与产出最大化考虑进行的信贷引导并非已有研究的重点,即使此类行为在现实中已经较为常见,也符合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本文重点关注企业在生产者网络中的相互作用,强 调 对 系 统 重 要 性 () 企业进行信贷引导产生的网络效应,肯定了信贷引导在中长期的正面影响三模型设定与网络结构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采用广义生产者信用网络上的博弈模型 本部分将依次介绍本文模型对于经济周期网络博弈的基础性设定,进而讨论本文在网络结构上的选择及现实依据,为之后的均衡分析与实例分析建立基础( ) 博弈的参与者本文博弈模型中的经济体包含 个生产企业,用{ ,,,} 表示 除生产企业外,经济中还存在一个进行信贷配置的银行,以及一个决定是否通过引导银行改变信贷投放的政府 银行数量 银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没有影响,因此均作简化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向企业交付的商品可以视为某种中间物品( )考虑到本文的关注重点是网络对企业的影响,暂不引入异质性商品,也省略了用货币购买商品出售商品变现以及消费者消费的过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衡量标准是总产出规模 具体地,本文参考( ) , 将货币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统一作为一种抽象的同质交 付 品( ) ,用于生产交付订单和偿还各种债务,所有同质交付品的价格标准化到( ) 经济周期具体地,本文假设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由参数 表示,存在高( ) 或低( ) 两种生产效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本文还将分析拓展到异质性产品,并在一般性更强的内生网络环境下对其进行讨论率,在 期初随机决定 整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用 表示,依照 ( ) ,本文假设经济周期存在两种不同阶段: 繁荣( ) 和衰退( ) ,同样在 期初随机决定 因为本文关注的重点并非经济周期本身而是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政府的决策行为,因而简化了对于周期持续时间以及周期成因的讨论进一步地,本文用 代表生产部门的总体生产效率 经济处于繁荣阶段的总体生产效率比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高( ) 的绝对值反映了经济下行的严重程度 如果 的绝对值较小,则经济衰退情况不严重,生产效率未受严重打击,类似于现实中出现了一次短期需求冲击; 如果的绝对值很大,则说明经济严重衰退,可能出现了持续的经济萧条或严重的生产力衰退( ) 博弈流程在本文模型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银行和政府在三期内( ,,) 进行序贯博弈:准备期( )在 时,企业背负着三种广义债务( ) ,在生产完成后按顺序对这三种债务进行偿付 第一,规模为的优先债务 这一债务可以理解为企业待支付的款项 员工工资融资时发行的优先债券等,是企业在清算时需要最先偿还的债务 第二,待交付的订单 在 时,企业之间签订订单并预付款项,构成有向生产者网络,其中单笔订单的数额为常数 假设这些订单为外生给定,且企业不能重新谈判 用 表示企业对企业订购的商品数量; 用 表示企业向其他企业订购的商品总额; 用 表示企业接收到的其他企业的订单总量 第三,企业债 本文将企业先天持有的流动性资金标准化到 ,如果企业对外订购的商品总额超过其接收到的订单,则应通过企业债筹措所需资金,并需要在将来予以偿还 为简化推导并且不失一般性,本文假设这些企业债的利率为决策期( )在本文的模型中,假设银行和政府拥有完全信息,具体表现是这两类机构能够观测到各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体总体的景气情况,以及所有进行中的订单 银行拥有贷款额度,并制订贷款计划 { ,,,} ,其中 表示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额 本文假设,银行的贷款投放且仅投放于一个企业,对于任意 , 银行的目标是最大化其预期的贷款收益,贷款利率为在银行制订其贷款计划后,政府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为不进行信贷引导,即任由银行按计划发放贷款 第二种为通过发布行政指示或窗口指导,指定银行按另一计划 发放贷款 银行最终的实际放贷情况记为 { ,,,} 本文假设,政府的信贷引导目标是最大化社会总产出,以实现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结算期( )在 ,企业利用收集到的交付品和货币进行生产,包括剩余资金其他企业向其交付的产品以及银行贷款 将企业实际向企业交付的产品记为 表示企业实际收到的货品总量;表示企业向其他企业交付的货品总量 企业的生产函数记为:( { } ,,) ( { } ) ( )其中, ,企业的生产效率是 ,由企业的类型 和经济整体的景气程度 共同决定 根据这一生产函数,企业的产出 关于其投入为线性,这确保了系统中的风险完全由网络结构产生,而非源于规模报酬递减 假设当经济繁荣时,所有企业的净产出为正; 当经济衰退时,高效率企业的净产出为正,低效率企业的净产出为负,即年第 期本文也将结论拓展到企业策略性地内生签订订单的情形,限于篇幅,证明计算过程没有放入文中 如有读者感兴趣,可以向作者索要完整版本企业生产出的最终产品也被转化为交付品,按顺序偿还 时定义的三种广义债务,并最后偿还 时银行对企业的贷款 若企业未能在 时全额偿还这四种债务,则企业破产 未破产的企业偿还以上所有债务后剩余的交付品视为企业的利润根据模型设定,如果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可能导致其无法完全交付订单,又通过网络效应使得下游企业无法足额生产和交付订单,最终导致社会总产出下降 这一过程即为一般意义上的风险传染,是本模型中的经济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在研究银行及金融机构为主的文献中,对于风险传染的衡量指标通常是银行破产的数量( , , ) 本文主要研究生产者网络,在这一网络或者说生产部门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自然生态,并不像银行破产那样具有特殊影响 因此,在本模型中,风险传染的严重程度通过社会总产出的受损程度进行刻画 作为救市行动主体的政府关注的不是破产企业的数量,而是社会总产出( ) 网络结构上一节中提到,企业之间的订单构成的信用关系可以用生产者网络表示 网络上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企业,而节点到节点的有向连接( ) 即是企业向企业的订单 将这个网络标记为{ } ,从节点到节点最短的路径所通过的连接条数定义为两节点的距离本文首先关注的是树形网络( ) 树形网络是典型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网络,产业链网络一般采取这一形式( ) 在对一般性的树形网络进行分析后,本文特别关注星形网络( ) 这一树形网络中所有节点间平均距离最短的特殊结构,作为博弈模型中产业链最短时的基准情况加以分析传统工业企业间的产业链网络大多呈现树形结构 例如,在石油工业部门中,从原油开采企业,到各类成品油生产企业橡胶和化纤等中游企业,再到生产各类石油制成品基于石油的最终消费品的下游企业,构成了一个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规模庞大的树形结构 其他传统工业大类如建筑业房地产也多与之类似,图 就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树形网络结构值得注意的是,由各国政府组织成立的金融支持机构如美国两房( 房利美房地美) 等企业构成的信用网络也体现出类似的树形网络结构 以房利美和房地美为例,这两家公司为金融公司和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提供资金支持,进而向购房者提供住房贷款,购房者需要利用自身收入偿付贷款 在网络模型中,树形网络表现出较为清晰明显的上下游关系,是本文分析中最先讨论的一种网络结构图 树形网络 图 星形网络 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者网络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本文还进一步将结论拓展到树形网络之外的其他不包含环形结构的网络,限于篇幅,证明计算过程没有放入文中 如有读者感兴趣,可以向作者索要完整版本两房并不像投资银行那样,与交易对手方互相持有超量的对冲头寸 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 年,两房持有或担保的抵押贷款总计约 万亿美元,而其用于对冲的衍生品工具名义价值仅约 亿美元( 数据来自该公司年报) 其信用网络的上下游关系仍然清晰,所构成的网络以树形网络为主星型网络是树形网络中连接数最少的情况 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者往往面临极短的下游产业链,其网络结构就表现为星形网络( 如图 所示) 例如在服装企业中,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对应着大量经销商门店,进而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销售 中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集团公司的年报数据显示,该企业直接对应 家门店( 数据来自该企业 年财务报告) ,这 家门店则直接对接最终消费者进行销售 即便在 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企业仍有超过 的年营业额来自门店的直接销售( 在未受疫情影响且数字经济尚未完全发展壮大的 年,此项占比可达) ,网络结构如图 所示除树形网络外,本文还关注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类规则网络( ) : 环形网络() 和完全网络( ) 根据 ( ) 等的研究,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分别是网络连接最为稀疏和最为密集的网络结构,对于这两类网络结构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般性,得出的分析结论适用于除树形网络外的绝大多数情况与传统经济不同,作为新经济代表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互联网经济往往不具有清晰的上下游结构,而是表现为丰富而密集的环形网络( 如图 所示) 或完全网络( 如图 所示) 结构 下面以德意志银行为中心的金融衍生品行业为代表加以说明在 年初爆出破产风波前,德意志银行是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年,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头寸达到 万亿欧元,而其总资产价值不过 万亿欧元( 数据来自该公司当年年报) 这就意味着这 万亿欧元的衍生品头寸中绝大部分是互相对冲的,德意志银行持有其交易对手的头寸,其交易对手也持有德意志银行的头寸,反映到网络结构之中,即说明二者之间双向均存在连接,构成包含环状结构的网络 进一步地,如此大量的衍生品头寸还反映了市场各参与者间的信用关系连接极其密集和复杂,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趋于完全网络 其他以衍生品对冲交易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如 年金融危机期间的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等企业也属于这一范畴除了衍生品金融业之外,互联网企业等新经济部门也经常体现出不同供应者相互依存,互为数据服务供应商的关系,网络结构接近于完全网络 美国最大的四家互联网公司 ( 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 果) 在业务上存在大量交叉与合作,也有许多中小型互联网企业( 如和 ) 同时为这四家或其中的若干家提供服务,这些大小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产者网络 例如,亚马逊是苹果公司分销其产品的重要电商平台, 年更是在其网站上建立了苹果官方直销平台; 与此同时,苹果又是亚马逊云服务( ) 的大客户,每月在 服务上的支出超过 万美元 在第四部分中的分析中,我们首先关注树形网络( 含星型网络) 中的均衡结果,转而分析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的情况图 环形网络结构 图 完全网络结构年第 期对规则网络的定义是: 如果某网络中,所有公司接受的预订总额和提出的订购总额均相等,即存在 使得对任意 均有,则该网络是规则网络四均衡分析本部分重点分析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政府和银行的最优信贷投放策略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与银行的放贷偏好与网络结构无关,在经济衰退时则根据网络结构而定 具体来说,在树形网络中,企业的重要性由其下游产业链的数量和长度共同决定,会出现政府对于网络位置重要的低效率企业进行信贷引导的情况; 在星形网络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中,政府则不会通过信贷引导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 在正式展开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证明均衡的唯一存在性( ) 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本文采用逆向归纳法对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关注 的情况 基于 ( )( ) ,本文对企业间在 时的生产与偿付情况进行如下定义定义: 将满足如下性质的货物交付情况{ } 中社会总产出相对最高的一组或几组定义为最大偿付向量:企业对企业的交付数额满足:{ { ( { } ,,) } } ( )定义 的经济学含义是,如果企业在偿还优先债之后的剩余产出足以交付所有的订单,则如数交付; 如果不能,则对所有订单均交付相同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模型中可能存在多个满足( ) { } 解,即多重均衡 考虑到本文中政府的行为目标是最大化社会总产出,当存在多重均衡时,本文选择其中社会总产出最大的均衡( 即最大偿付向量) 作为模型的最终生产和交付结果在明确给出定义 之后,可以推出如下命题命题: 在 时,对任意给定的生产者网络结构企业效率经济总体景气程度以及各行为主体在 时的决策,存在唯一的最大偿付向量在明确 时存在唯一的最大偿付向量后,便可以对 时银行和政府的策略进行分析,求解博弈整体的均衡,并考察二者的策略对社会总产出的影响( ) 经济繁荣时的情况: 任意网络结构本文首先分析经济繁荣时政府与银行的信贷投放偏好 基于模型假设和定义,可以得到如下定理定理: 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 ) 时,( ) 银行始终弱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 ) 当足够大时,银行严格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 ) 政府始终严格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上述结论对于树形网络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等各种网络结构均适用根据模型假设,在经济繁荣时,无论有没有贷款,所有企业均可交付所有订单,贷款不会带来网络上的连锁反应 如果信贷利率足够低,低效率企业也可以偿还全部本金和利息,则银行对贷款给高效率和低效率企业无差异; 反之,则银行严格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而对于政府而言,因为贷款不会引发网络上的连锁反应,其带来的额外社会总产出仅和接受贷款的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关,因此贷款给高效率企业严格优于低效率企业根据定理,在经济繁荣时,不论银行还是政府,都会选择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偏好于将信贷投向高效率企业 因为二者的投放偏好一致,政府没有激励干预银行的信贷投放 当然,该模型中没有考虑政府的其他激励,譬如某些企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关键卡脖子技术或经济命脉如能源安全,以及其他正外部性等 如果在实践中,政府在经济繁荣时进行信贷引导,则很可能是出于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限于篇幅,证明计算过程没有放入文中 如有读者感兴趣,可以向作者索要完整版本这些方面的考虑( ) 经济衰退时的情况: 树形网络本节分析经济下行或衰退时的情况,首先关注最典型的生产者网络: 树形网络定理: 在经济衰退( ) 时,( ) 若企业总数 较大,的绝对值较小( 经济衰退不十分严重) ,则存在网络结构{ } 和贷款规模,使得银行严格偏好于贷款给某高效率企业,而政府严格偏好于贷款给某低效率企业,二者出现分歧; ( ) 若企业总数 较小,的绝对值较大( 经济衰退严重) ,则政府和银行均严格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通过对于基准情形的分析以及模型经济学含义的讨论验证定理基准情形本节建立树形网络的基准情形 在这一情形中,当经济衰退但生产力受损不严重时,银行偏好贷款给高效率企业,而政府偏好贷款给网络连接密集且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低效率企业 当经济衰退严重时,银行和政府均偏好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在后文中,将对上述结论的普适性进行验证考虑以下包含 个企业的工业生产网络: 企业 是一家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钢铁厂, 是两家高效率的发动机制造企业,各自向 订购价值为 的钢材,用于生产发动机 是两家高效率的汽车生产企业,向 订购价值为 的发动机,用于生产汽车; 向 订购价值为 的发动机 这五家企业构成如图 的基准情形图 基准情形下面,分别对银行和政府这两类主体的贷款偏好进行分析首先,当经济危机较严重( 的绝对值较大) 而贷款规模较小时,即使银行贷款给低效率企业,仍无法完全交付 的订单,进而导致 无法完全交付 的订单 进一步地,当贷款规模更小时,即使银行贷款给高效率的企业 ,仍然无法足额交付企业 的订单可见,如果贷款规模适中,则会满足上文第一个条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 基于这种情况进一步计算发现,当经济下行并不非常严重,即 时,总存在满足以下条件:( )( ) [ ]( )( )( )( )( ) 式满足时,贷款给低效率企业 的社会总产出高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和 因此,政府偏好于贷款给低效率企业,虽然此时银行偏好于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 这一贷款偏好差异背后的原因是,这些高效率企业在接受贷款后,均能有剩余产出偿还银行贷款,而贷款给企业 则没有剩余产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因此,银行最大化贷款收益的激励和政府最大化社会总产出的激励相冲突,政府将以行政命令使银行贷款给低效率的企业经济学含义根据上面的模型分析,生产者网络中企业的交互关系是政府与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不同的主要原因 那么,在存在大量异质性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如何判断哪些企业最需要进行定点的信贷援助,通过援助这些企业能够获得最优的产出结果?根据已有文献( ; ) ,企业在网络中的连接数越多,其在网年第 期络中的位置越重要 本文分析则说明: 在生产者网络中,企业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不只取决于其与其他网络节点( 其他企业) 的连接数多寡,也取决于其所连接到的产业链的长度为了证明上述结论,首先讨论衰退并不严重( ) 且贷款规模适中( 满足( ) ) 的情况根据本文模型设定( 如表 所示) ,在经济下行时,高效率企业的生产效率大于 ,会放大贷款对社会总产出的正面影响; 而低效率企业的生产效率小于,会缩小贷款的实际效果 政府在这时就具有两种选择,允许银行按照其信贷计划贷款给高效率但是下游产业链长度较短 数量较少的企业( 如企业) ,或者通过信贷引导贷款给低效率但是下游产业链多且长的企业( 如企业)如果银行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如企业 ) ,在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企业 距离完全交付订单的缺口并不大 因此,只要少量贷款便可使得企业 完全交付所有订单,其余贷款无法进入下游网络 总结而言,贷款给企业 时,大部分贷款被企业 放大一次,小部分贷款被企业 和 串联放大二次 但是,如果贷款给低效率的企业 ,其距离完全交付缺口较大,因此,贷款会先被企业低效率的生产过程缩小一部分; 随后全部进入下游网络,被企业 或 串联放大,在两条产业链上同时引起类似于滚雪球的信贷放大效应表 两种贷款计划的对比贷款计划 对社会总产出和信贷投资风险的影响 政府或银行的偏好选择贷款给低效率企业 大幅提高总产出,高偿付风险 政府严格偏好于此计划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小幅提高总产出,低偿付风险 银行严格偏好于此计划更一般地来看,下游产业链越长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对信贷资源的放大效应就越强 然而,因为订单数额有限,贷款中能进入产业链滚雪球的数额实际上受该产业链上的订单数额限制 那么,如果某个低效率企业连接到多条产业链,对其贷款相较于贷款给只连接到少数产业链的高效率企业对社会总产出贡献更大 然而,对于银行来说,贷款给低效率企业意味着更高的偿付风险,可能无法收回本息; 与之相对的,贷款给高效率企业则可以保证银行的利润,虽然社会总产出可能更低 鉴于此,政府与银行的信贷投放偏好就出现了差异接下来,讨论经济严重衰退( ) ,以及贷款规模过高或过低( 不满足( ) ) 的政府与银行策略在 ,即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生产力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即使政府通过 信 贷 投 放 帮助两个或者更多的高效率企业,也弥补不了最初的低效率企业 造成的产出损失 因 此,从 社会总产出的角度考虑,不如直接贷款给高 效 率 企 业 或 在现实中对应的情况就是,整 体 经济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各企业的生产效率,出现大面积的信用风险,即使对网络连接密集的企业进行援助,也无法充分抑制信用风险的扩散 在 这 种 情 况 下,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个别高效率企业,将会是政府和银行的共同选择 另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银行为保持现金资产 惜贷或断贷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通过信贷引导督促银行贷款给高效率企业,即使这些企业可能也会亏损在总贷款规模过高或过低的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政府与银行策略同样值得关注 首先,总贷款规模过高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贷款给低效率企业,那么只需要小部分贷款就使其可以交付所有订单,其余贷款无法进入下级产业链,而是在低效企业内囤积,信贷放大效应不能充分发挥 剩余贷款在低效率企业上浪费效率的弊病就体现了出来 其次,如果贷款规模太低,即使银行贷款给单一产业链上的高效率企业,它也仍无法交付全部订单,全部贷款均可进入该条产业链进行信贷放大,优于在低效率企业上浪费效率 因此,无论总贷款规模过高还是过低,政府均不应也不会对银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行进行信贷引导,而是允许银行贷款给高效率企业上述对于基准情形的分析具有一般性 若 的绝对值更小,高效率企业将贷款 放大得更多,而低效率企业对贷款的缩小更为轻微,串联放大的效应更为显著,基准情形下的分析仍然成立 若网络中的企业数量增加,只要进一步延长基准结构中已有的两条产业链( ) ,或增加更多条产业链( ) ,均可以让网络的信贷放大效应更为显著,对 和的范围要求比基准情形更为放宽,存在性依然成立 综合上述分析,定理 得证图 产业链延长的情形 图 产业链数量增加的情形对于定理 的分析将带来如下两个重要推论推论: 在任何树形生产者网络中,若政府严格偏好于贷款给某低效率企业,且该企业不是最下游企业,则以其为起点的子网络至少包含 个或更多的高效率企业 其中的取值是满足( ) 的最小的整数推论 是前文分析的总结和延伸,进一步说明了网络效应在该模型中的关键作用: 只有将信贷资源引导给一个低效率企业能通过网络帮助足够多的高效率企业时,政府才会考虑采取这一行为推论: 在任何树形生产者网络中,若政府严格偏好于贷款给某低效率企业,则该企业要么不是最下游企业,要么是唯一的最下游企业推论 指出,网络的最下游( 即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者) 难以通过网络影响其他企业的信用情况,因此一旦这些企业的效率降低,通常不会得到政府援助 这一判断符合现实中的观察: 以行政手段实现的信贷引导通常针对中间产品部门如能源业和建筑业等,少有针对最终消费品部门如服饰行业和餐饮行业的例子除了上述对于一般树形网络的分析,本文还特别关注一种特殊的树形网络结构 星形网络( ) 的情况 在星型网络中,一个单一的供应商向一批最终生产商( 或代理商) 供货,星形网络也因此是产业链最短的树形网络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定理:定理: 在任何星形生产者网络中,只要网络中存在高效率企业,政府均严格不偏好于贷款给任一个低效率企业 特别地,如果中心节点是低效率企业,则政府一定严格不偏好贷款给它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业链越长,滚雪球效应更强,也就更容易出现社会最优要求贷款给低效率企业的情况 在星形网络中,每条产业链的长度都太短( 很多情况下长度仅为) ,在每一条产业链上都没有足够数量的高效率企业实现信贷的多次放大效果 因此不论产业链的数量有多少,贷款给低效率企业的效率损失都无法得到弥补定理 和定理 的结论是本文的主要理论发现 已有文献( ;) 大多强调网络中某些节点连而不能倒,强调网络连接数的重要性,罕有涉及对于具体网络结构的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政府在考虑对哪些低效率企业进行信贷引导时,既需要考虑该企业在网络上的连接数,也需要考虑该企业连接到的产业链的长度 特别地,如果该企业像已有文献中的结论一样,只是连到多个其他企业,而每条产业链太短,则会如定理 中星形网络的情形: 即使处于网络中间位置的一家企业连接再多,只要它生产效率低下,政府都不会对其进行信贷引导 上述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在信贷引导时的行为动机和目标选择年第 期( ) 经济衰退时的情况: 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变化,新生产技术,新经济业态,新的生产融资信用关系等市场组织方式均不断涌现 在一些新兴经济部门如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互联网经济中,传统的链式供应关系已经变得模糊,互为上下游的或者连接极其丰富密切的网络关系愈发常见 本文从中选取最为典型代表两个极端的环形网络( ) 和完全网络( ) 进行分析定理: 在经济衰退( ) 时,若生产者网络结构为环形网络或完全网络,如果银行和政府严格偏好于贷款给某企业,该企业一定是高效率企业下面分别对于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环形生产者网络中,银行和政府必定选择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这是因为在环形网络中,每个企业的连接数都是 在所有企业的网络影响力事前( ) 对称的情况下,高效率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可以贡献更多的产出和贷款收益,因此政府和银行均偏好于此类企业在完全生产者网络中,低效率企业和高效率企业在网络中的连接密集度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无法通过将信贷资源引导给某个连接特别多涉及产业链特别长的企业进行信用放大,贷款给任何企业的网络效应始终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率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就成为优势,能够吸引银行和政府的青睐,额外的信贷引导不会出现综上所述,在节点较为对称上下游层次不完全分明的网络结构中,政府和银行通常都选择贷款给高效率企业,不会出现政府与银行的信贷投放偏好不一致的情况,这也符合我们在现实中的观察 第五部分将举例说明现实中的信贷引导政策及其效果( ) 信贷引导的其他目标除了防止信贷风险通过生产者网络传播最大化社会总产出外,政府还存在其他的信贷引导动机,如对于关键高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 丁涛和胡汉辉, ) ,以及对于经济命脉行业如能源工业的政策性金融安排( 付俊文和范从来, ) 等本文的基础模型主要关注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分析的重点是基于企业自身生产效率和网络地位不同所导致的信贷引导,对于企业的技术异质性与行业异质性的关注不足 在本节中,我们通过扩展基础模型,刻画政府对于两类特殊类型的企业进行信贷引导的动机来源助力企业技术突破,攻克卡脖子难题在本文模型框架下,对于关键技术企业的理解是: 某些企业的生产和偿付带来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偿付下游企业的订单,而更进一步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生产函数,进而提升整个生产者网络的技术水平 这一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技术正外部性 如果该企业的生产水平迟迟无法满足其他企业要求,经济增长潜力将受到影响,卡脖子技术难题将出现 对于模型中的一个企业 ,其他企业的生产函数的效率参数 的值均是关于 的函数,关于企业生产对其他企业技术的影响参考 ( ) 通过带入企业求解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定理: 若关键技术企业 为低效率企业,对于任意生产者网络结构和经济景气程度 ,当足够大时,政府应对企业进行信贷引导定理 证实了对于生产过程关乎关键卡脖子技术,但在短期内生产效率有限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信贷引导的必要性下面以芯片产业为例进行说明 芯片行业中包含生产芯片机利用芯片机制造芯片和利用芯片生产各种电子产品的各种企业 其中,前两类企业的数量极少,其间的产业链并不多; 且芯片机生产商如荷兰阿斯麦尔公司( ) 的投入极其巨大,净利润率仅约 ,对于垄断厂商而言,其盈利效率相当低,也低于其下游科技企业 但是,该行业的生产和偿付带来的影响,远不局限于偿付下游企业的订单,而更进一步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乃至提升生产者网络或一个经济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体的整体技术水平 根据本文分析,只要这一影响足够大( 足够大) ,就应该对生产芯片机的企业进行信贷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虽然所有订单均能足额交付,但对该类企业的信贷引导所促进的技术进步仍可以直接提升下游企业生产效率 在芯片行业的例子中,使用更高效的芯片可以开发和生产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产品,同样对扩大总产出有利 在这种情况,信贷引导不再仅是为了应对信用风险,而是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的政策措施保护命脉企业,解决经济安全问题对于经济安全问题的考虑需要把基准模型在时间上进行延展 在本节中,将基础模型中,,时进行的完整博弈过程定义为一轮博弈,破产企业在每轮博弈的末尾予以清算,之后进入下一轮 在现实中,政府显然不可能只考虑某一轮博弈的结果,而要对多轮博弈的总产出予以优化本文模型对于命脉企业的定义是: 对于整个经济体运转具有长期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若破产将对后续轮次博弈的网络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具体地,假设 ,,的博弈过程重复无限次,模型中的企业具有长期的不可替代性,即: 在每轮经济运行结束后,将当期破产的企业和它的所有连接从网络中删除 剩余的节点和连接作为下一轮博弈的准备期( ) 所关注的生产者网络 在引入这一定义和多轮博弈后,模型的均衡分析结果调整为:定理: 在多轮博弈环境下,( ) 针对树形网络,定理仍然成立 ( ) 当网络结构为星形时,若中心节点是低效率企业,则当 的绝对值较小( 经济衰退不十分严重) 贷款规模 较大且经济繁荣的概率显著高于衰退时,政府应对中心企业进行信贷引导; 反之,政府不应对中心企业进行信贷引导 ( ) 当网络结构为环形或完全网络时,政府针对低效率企业进行信贷引导的条件与( ) 类似,但对参数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多轮博弈中,若生产者网络为树形结构,如果不对网络位置重要的低效率企业进行信贷引导,则在后续轮次中该企业及其网络连接将消失 该企业在破产后提供的交付品将始终为 ,对其原下游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影响比单轮博弈时更大,定理 的结论得到进一步加强星形网络的情况与基础模型存在显著差异 在多轮博弈中,如果星形网络的中心是低效率企业,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在没有信贷引导支持的情况下,该中心企业将破产 在接下来所有轮次的博弈中,该中心企业和网络中的所有连接均将消失,各下游企业变为孤立的节点,失去了来自中心企业的交付品,产出变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是否应对该中心企业进行信贷引导,取决于信贷引导是否足以维持该企业不破产,以及该企业是否会在后续轮次中再次破产 当经济衰退不严重贷款规模足够大( 在单轮中) 经济繁荣的概率显著高于衰退且之后中心企业再次遭遇危机而破产的概率较低时,信贷引导足以帮助中心企业度过该次危机,则政府应对其进行信贷引导 反之,若该中心企业及其包含连接的消失将不可避免,政府对其进行信贷引导将是无效的在多轮博弈中,如果生产者网络采取环形网络结构或完全网络结构,信贷引导行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在贷款规模足够大时,对一家低效率企业进行信贷引导可以使其免于破产,维持其连接继续存在 另一方面,对该低效率企业的信贷引导将带来一次性的效率损失,效率损失与贷款规模正相关 政府需要进行权衡取舍,判断信贷引导是否利大于弊 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对于环形或完全网络中的单一企业而言,经济体中的连接只有一小部分与之直接相关,因此,政府对其进行信贷引导的激励要远弱于星形网络的情形上述两种信贷引导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结论的一般性 事实上,在引入更多关于网络结构企业特征乃至时间维度的基本假设后,本文模型还能被用于分析其他信贷引导行为( 以及政府干预市场的其他行为) 的机制与效率,因此是一个扩展性很强的分析框架年第 期五现实中的信贷引导: 实践与分析总结第三第四部分的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政府信贷引导的三个主要判断第一,在经济平稳运行时,对于节点企业的信贷投放应遵循 效率优先原则 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中,对于有限信贷资源的配置应由市场主导( 定理) ; 在阶段性的经济下行期间,对节点企业的信贷投放既要关注节点本身的效率,也要关注节点在网络上的重要性,信贷资源的最优配置可能需要政府干预方能实现( 定理) ; 在经济严重衰退乃至大萧条的情况下,对网络节点企业的信贷投放又将采取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 定理)第二,生产者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既取决于其下游连接到的节点数量( 定理 和推论) ,又取决于其所连接的产业链长度( 定理 和定理) 前者代表节点企业与同一生产者网络中其他企业的联系密切程度,后者则具体反映了行业的网络结构特征,这两点共同决定了企业在生产者网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经济下行时政府信贷引导的对象选择第三,对于具有显著技术外部性( 定理) 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 定理) 的关键企业,政府一般具有对其进行持续信贷引导的激励,除非经济衰退严重,此类企业的破产不可避免上述三条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政府在现实中的信贷引导行为及其效果( ) 政府的信贷引导: 实例分析中国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引导并不罕见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银行贷款业务扩张迅速,每年新增信贷增幅高达 ,在 年更是创造了 的历史最高增长率 在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采取明确经济刺激计划的年份( 如 年与 年) ,信贷增速逆经济增长走势上行 在这些年份银行利润率亦显著下行,反映出政府对于银行信贷的较强导向作用( )图 实际信贷资金运用增速与中国实际 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上行阶段时,为发展先进技术帮扶关键企业进行的信贷引导并不罕见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为发展现代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技术引进时,对于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屡见不鲜 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建委下达 年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计划,批准各部门用汇总额 亿美元,支持上海宝钢在内的 个重点项目,协助这些项目相关企业购置钢铁煤炭冶金化纤彩电等成套技术设备,以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完善我国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 当年相关项目投资共计 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年中国全年财政收入仅为 亿元,大量购置资金来自于信贷支持( 包括一部分外债)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引进技术帮助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事实上,对于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态度维持至今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中国政府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型银行更是设立专门的特别融资账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部门和重点领域如粮食能源,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信贷支持也屡见不鲜,在此不再赘述在中国经济面临显著下行压力时,定向信贷支持往往成为稳增长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信贷引导的主要对象大多情况下是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连接紧密且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产业或企业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在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制定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于一些生产效率不高且短期正外部性有限的行业( 如基础设施与城市电网的信贷支持规模较大) ,占比接近 对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新兴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相对较低,占比不到 在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于 年 月 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增加对于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贷款投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 年 月,银行业新增制造业贷款亿元,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增幅 上述信贷引导行为均在中国经济面临外生下行压力时起到了保企业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帮助中国经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并在新冠疫情巨大冲击下成为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于经济持续衰退甚至出现生产率长期受损时的信贷引导实践,较难从中国经济过去 年里的高速增长历程里找出能够对应的例子 然而对于同属金砖五国的巴西,在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政府的信贷选择却可以作为参考 年,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萧条国内消费萎靡等因素共同影响,巴西经济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当年 增速仅为 ,被视为巴西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根据巴西环球报报道, 年全年巴西全国有 万家企业倒闭,其中倒闭率最高的行业是电力和天然气行业( ) ,其次是建筑行业( ) 信息和通信行业( ) 以及其他服务业(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巴西总统府直辖的巴西联邦投资伙伴计划( ) 表示,将尽量减少国家财政与金融对具体项目的支持,审慎对待巴西国家发展银行的贷款战略,以有效规避可能的信贷投资风险 巴西在经济连年衰退时的收缩信贷政策并未使该国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 年,巴西经济触底反弹,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未得到额外信贷支持的农牧业和新兴服务业成为巴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信贷引导的经济学总结结合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本文对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信贷引导形成如下结论第一,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政府在选择信贷引导对象时,更应看重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和宏观价值,重点关注高效率生产企业( 如先进制造业和高精尖服务业中的重要企业) ,亟需技术突破的核心技术企业( 如芯片制造业中的中药企业) ,以及国民经济的关键命脉企业( 如能源行业中的部分企业) 在这一阶段进行的信贷引导更多地是为了提高整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在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或是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安全问题第二,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时,信贷引导成为一种应对负面冲击提升社会总产出水平的政府行为 政府虽然仍要关注节点本身生产效率,但同时也要关注节点在网络中的规模 位置和连接数,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企业规模更庞大网络位置更重要网络连接更密切的关键行业与企业 此时的信贷市场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最优资源配置,仅凭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行为则无法实现社会最优年第 期第三,在经济持续衰退甚至出现生产率长期受损时,政府的信贷引导行为又会再次采取效率优先原则,信贷引导意义在于去芜存菁甚至是保留火种 面对大面积的企业破产与信贷违约,政府的信贷引导行为能够发挥的提高社会总产出作用已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关注于确保优质企业和重要行业的存续以期未来增长,对于网络中的低效率企业不应额外照顾,还应通过信贷引导遏制银行对于高效率企业可能的惜贷或断贷本文模型不仅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刻画现实中的生产者网络 在刻画现实经济时,在引入各企业行业的生产效率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企业间的信用关系,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指标后,可以基于本模型构建类似于生产者间信用网络的分析框架,模拟不同的信贷投放计划对各行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带来的冲击情况 进一步地,通过带入各项指标的实际数值对最优化问题计算求解,能够设计出最优的信贷投放方案,为政府的信贷引导行为提供理论支撑在实际分析中,企业间的准确信用关系并不总是可得的 因此,建立一个精确的信用网络,并直接通过运筹学方法求出最优解常常是一种奢求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的定性结论仍然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对优化的信贷引导方案 即使不建立和刻画网络连接形成的具体结构,仅是关注公开信息中的一些替代指标,已经足以通过模型分析对企业下游产业链的数量和长度进行一般性刻画,进而帮助决策者判断企业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六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企业银行和政府的生产者网络博弈模型,以分析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行为的动机与效率,研究经济周期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传统的工业部门中较典型的链式供应网络中,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银行和政府均偏好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时,可能出现银行偏好贷款给高效率企业而政府偏好贷款给网络联系紧密的低效率企业的情况; 在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银行和政府均偏好贷款给高效率企业 在上下游模糊产业链错综复杂的生产者网络如环形网络和完全网络中,政府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信贷引导,市场机制是配置信贷资源的主要手段 这种网络结构通常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互联网经济等的典型特征 此外,对于涉及卡脖子技术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行业与企业,政府亦有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信贷引导的内在激励基于本文分析,笔者给出以下四条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信贷引导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生产者网络结构的影响 当前中国政府在进行信贷引导时主要按照上下游划分不同行业,再根据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 包括行业规模企业数量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就业人数等方面因素)制定信贷支持方案,一般采取优先上游行业,优先就业人数较多行业 的基本思路 这一做法与本文的结论基本一致 但是,本文的分析也指出,如果能够在信贷引导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的生产者网络关系,对信贷支持沿产业链的后续传导效应形成估计,则可以协助政府优化其信贷引导方案,提高信贷引导效率,在最大化社会总产出的同时有效回避重复投资 产能过剩等问题 第二,行业与企业的网络连接密集度与产业链长度等因素均应是政府进行信贷引导时的重要参考 已有风险传染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网络连接密集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网络错综复杂的金融部门而言 本文研究强调了产业链长度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当前政府在对实体经济进行信贷引导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 在现实中,一些生产企业虽然自身连接到的企业数量不多,但是通过直接连接形成了一条或者多条长产业链,这些企业也因此应被视为生产者网络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企业节点 目前,大多数政府都尚未主动识别系统重要性生产企业,这就导致当外生冲击到来时( 如新冠疫情爆发) 许多政府的信贷引导行为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其实施效率低下,总产出恢复慢于预期 这种低效的信贷引导是可以通过对于产业链长度的重点关注加以改善的 第三,政府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应积极关注网络结构的内生性变化 不同的经济部门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网络结构,这些网络结构本身又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持续的动态变化之中 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为例,从早期不同互联网企业分业经营各有所长的树形网络结构,逐渐发展为当前错综复杂互相连接的近完全网络结构因此,政府部门也应积极转变思路,充分意识到生产者网络结构的重要性,并对网络结构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基于对于网络结构的准确把握制定和调整其信贷引导行为,以有效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第四,经济上行周期中的信贷引导应基于提升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维持命脉企业存续的政策考虑 对于非关键企业或命脉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利于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总产出最大化,应适当减少乃至逐渐停止综上所述,本文验证了政府通过引导银行信贷投放实现信贷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社会总产出水平的必要性,为研究经济周期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领域的一次早期理论尝试参考文献丁涛胡汉辉,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软科学第 期付俊文范从来, : 构建能源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考,软科学第 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我国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发展研究第 期黄纯纯, :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局限,经济研究第 期蒋传海, : 网络效应转移成本和竞争性价格歧视,经济研究第 期杨小凯, : 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超边际分析,浙江金融第 期余明桂潘红波, : 政府干预法治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金融研究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 曙 光) ( 校对: 曹 帅)赵墨非徐 翔: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 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

[返回]
上一篇:跨境电商与中国出口新增长
下一篇:限购政策的空间溢出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