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MBA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MBA论文
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_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_李建伟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21-01-21     浏览数:1905     【 字体:

 摘要: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从总量基本平衡转向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预计我国人口规模在2022年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持续下降。我国技术进步具有很强的内在规律性,未来劳动生产率还将保持提升幅度逐年递减的平缓上升走势。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呈逐年下调走势,预计将从2019年的6 . 2 % 逐步下调到2025年的5 . 4 % 2035年的3 . 9 % 2050年的0 . 2 % 。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及早调整生育政策、就业政策,尽快落实延迟退休年龄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换,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关键词:劳动力供求 经济增长 就业政策 技术进步作为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从过去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转变为供给不足,非农产业招工难逐步成为普遍现象。未来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在2022年前后达到峰值后会不断减少,经济活动人口和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可使用劳动力供给规模会持续下降。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一直呈提升幅度逐年递减的平滑上升趋势,模拟预测表明,2018年以后我国劳动生产率依然会保持提升幅度逐年递减的平滑上升趋势。在劳动力供给规模不断缩减和技术进步提升幅度递减情况下,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调是必然趋势,但加快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显著提高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水平。要保持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遏制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趋势;需要将就业政策从保就业调整为鼓励就业,尽快实施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改革完善劳动力要素流动机制,在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需要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生产模式向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转变,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提升我国潜在增长能力。一、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的转折性变化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李建伟,1998)。 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发生转折性变化,从过去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转变为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并正在向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演变。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李建伟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96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0.0056《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一)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已发生转折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从1980年的98705 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139538万人。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1年前后发生转折性变化,其中15~ 59岁的人口规模在2011年达到94072 万人的峰值后开始下降,到2018年降为91066 万人,7 年时间减少了3006万人。15~ 64岁人口规模在2013年达到100582万人峰值之后也开始下降,到2018年降为99357 万人,5 年减少了122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减少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已结束,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不断下降。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在2016年达到80694 万人的峰值,到2018年下降到80567 万人,减少了127 万人。全国就业人员在2017年达到了77640 万人的峰值,2018年降为77586 万人,减少了54万人(见表1)。(二)我国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参与率在1983年曾高达83% ,此后持续下降,到2000年已降为77. 22% 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70. 97% ,此后小幅度下降到2018年的68. 72% 。我国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从2000年的6 . 96% 提高到2018年的11. 94% ,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很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只有21. 1 % ,远低于16~ 64岁人口77. 37% 的劳动参与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是我国年轻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劳动参与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6~ 19岁和20~ 24岁两个年龄段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最大,重要因素是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招生规模分别增加了459 . 8 万人和441 . 1 万人,同期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增加了40. 97万人,同期16~ 24岁年龄人口的非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从418 . 84万人增加到812 . 83万人,增加了393 . 99万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完全涵盖了非经济活动人口的扩大规模。2010年以后研究生和大学招生规模继续扩大,2018年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31. 98万人和129 . 24万人,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有较大幅度下降,2018年比2010年减少了311 . 09万人。鉴于15~ 19岁和20~ 24岁两个年龄段人口占比持续下降,分别从2011年的7 . 02% 9 . 48% 下降到2018年的5 . 09% 5 . 95% ,大学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进一步降低这两个年龄段人口劳动参与率,并成为2010年以后全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意愿下降也是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就业意愿下降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2000年和201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5~ 64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较小,但平均下降幅度也高达 3 . 74个百分点;有学者认为,城镇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在失业严重情况下,劳动力因为长期找不到工作而失去信心,推迟或退出劳动力市场(蔡昉、王美艳,2004),但从2000年以后劳动力供给过剩日渐缓解的情况看,失业率不足以解释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收入水平提高后劳动者对就业质量要求提高应是主要原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应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保障水平提高,降低了老年人口就业参与意愿。(三)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发生转折性变化作为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第二产业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末总人口(万人)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131448132129132802133450134091134735135404136072136782137462138271139008139538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万人)8891089849903029097692184941979506895833966809748499938100283100403100582100469100361100260998299935715~ 59岁人口(万人)――――――90586911299164792097933899407293727935009298292547921779157091066经济活动人口(万人)73992738847536076075768237787776315765317704677510783887857978894793007969080091806948068680567就业人员(万人)72085727977328073736742647464774978753217556475828761057642076704769777725377451776037764077586劳动年龄人口占比(%70. 1570. 4070. 3070. 4070. 9272. 0472. 3272. 5372. 8073. 0574. 5374. 4374. 1573. 9273. 4573. 0172. 5171. 8271. 20劳动参与率(%77. 2276. 4975. 6974. 8574. 0773. 3872. 7972. 3071. 8871. 4570. 9770. 7970. 6270. 4170. 1869. 8969. 5569. 2168. 72人口出生率(‰)14. 0313. 3812. 8612. 4112. 2912. 4012. 0912. 1012. 1411. 9511. 9011. 9312. 1012. 0812. 3712. 0712. 9512. 4310. 94人口死亡率(‰)6 . 456 . 436 . 416 . 406 . 426 . 516 . 816 . 937 . 067 . 087 . 117 . 147 . 157 . 167 . 167 . 117 . 097 . 117 . 1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6 . 967 . 107 . 307 . 507 . 587 . 697 . 938 . 058 . 258 . 478 . 879 . 129 . 399 . 6710. 0610. 4710. 8511. 3911. 941 2002~ 2018年我国人口与就业人员状况资料来源:15岁到59岁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2006年到2013年统计公报,劳动参与率为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其他数据来自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 - 97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以及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我国经济实现了4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随着经济规模和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①(蔡昉,2011),劳动力供求格局逐步从供给过剩转向供求总量平衡和供给不足。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的转折性变化发生在2010年一季度。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数据看,2001年一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为0 . 65倍,需求人数远低于求职人数,劳动力供给远大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缺口(劳动力需求规模与求职人数差额与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比率)高达54. 5 % ,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2001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引致劳动力需求规模的大幅度扩大,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逐步提高,到2010年一季度已提高到1 . 04倍,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从供给过剩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2010年一季度以后,虽然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从2010年一季度的12. 2 % 下降到2018年四季度的6 . 4 % ,但持续扩大的经济规模对劳动力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求人倍率持续上升,到2018年四季度已提高到1 . 27倍,劳动力供给缺口从2010年一季度的3 . 99% 提高到2018年四季度的21. 53% ,劳动力供求格局从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逐步转变为供给不足,超过20% 的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见图1)。二、我国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的发展趋势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两部分,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可利用的全部劳动力资源,其规模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人口规模、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自然失业率状态下就业人员规模是可使用的劳动力供给规模,其规模取决于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和自然失业率。基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内在下降趋势,我们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②进行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40269万人的峰值,此后趋于下降。受人口结构老龄化影响,2018年以后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和可使用劳动力供给规模仍将保持持续下降态势,预计将从2018年的78325 万人和76134 万人下降到2050年的51327 万人和49468 万人。但受乡镇年轻人口向城市转移影响,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和劳动力供给规模会呈上升趋势,乡镇呈持续下降态势。(一)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从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主要来自15~ 64岁年龄段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低,且随着年龄增大而大幅度下降(见表2)。 15~ 64岁年龄段人口规模在2013年达到100582万人的峰值之后已开始下降,2018年已降为99357 万人。利用我们建立的人口迭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在生育率保持内在下降趋势情况下,未来我国15~ 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到2025年降为95056 万人,2035年降为86237 万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67593 万人。1 . 我国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是决定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基本因素。我国人口出生率自1987年以后就持续下降,从1987时期总计16~ 1920~ 2425~ 2930~ 3435~ 3940~ 4445~ 4950~ 5455~ 5960~ 6465岁及以上人口25~ 64200076. 8257. 2787. 8192. 3093. 0793. 2092. 0088. 3579. 3967. 8850. 0525. 0686. 33201070. 9633. 4772. 7688. 8990. 1690. 7590. 7187. 6676. 3167. 1449. 5221. 1082. 60下降幅度5 . 8723. 8015. 063 . 412 . 912 . 451 . 280 . 703 . 080 . 740 . 543 . 963 . 742 2000年和2010年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 )资料来源:根据第5 次和第6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到。图1 2001年一季度到2018年四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和劳动力供求缺口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提供劳动力供求数据计算得到。供求缺口为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差额和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比率,负值为需求不足程度,正值为供给不足程度。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98《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年的23. 33‰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11. 9 ‰。2011年和2012年育龄妇女人数规模有所扩大,人口迭代模型模拟分析表明,15~ 49岁全国育龄妇女人数从 2010年的37977 . 97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38372 . 14万人和2012年的38069 . 35万人,2012年以后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降,到2016年降为35941 . 86万人,但2013年国家放开单独二孩和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对生育率产生了重要刺激作用,我国人口出生率从2011年开始回升,到2016年提高到12. 95‰。2016年以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短期效应的弱化,加上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34779 . 76万人,我国人口出生率再度进入不断下降状态,到2018年降为10. 94‰。基于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内在下降趋势(李建伟,2014a),利用人口迭代模型进行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下降,到2025年将降为7 . 24‰,2035年降为4 . 98‰,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3 . 19‰(见图2)。2 . 我国人口死亡率将持续提高人口死亡率也是影响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关键因素。全国人口死亡率取决于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和人口结构。从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看,196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从1960年的25. 43‰持续下降到1979年的6 . 21‰,1980~2004年基本保持在6 . 3 ~ 6 . 8 ‰之间,2004年以后趋于上升,从2004年的6 . 42‰提高到2010年的7 . 11‰,此后到2018年基本保持在7 . 1 ~ 7 . 16‰之间。2004年以后人口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口年龄老化。从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情况看,全国人口死亡率分别为5 . 92‰和5 . 58‰,均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人口死亡率(分别为6 . 45‰和7 . 11‰),0 ~ 99岁人口死亡率均已不同程度下降(如图3 所示)。 我们的研究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我国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李建伟,2014b)。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死亡率很高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6 . 92% 提高到2010年的8 . 87% 2018年进一步提高到11. 94% ,致使我国总体的人口死亡率不断提高。基于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的内在下降趋势,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进行的模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见图4),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提高,2018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还会持续上升,将从2018年的6 . 22‰提高到2025年的7 . 01‰和2035年的8 . 8 ‰,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12. 32‰。从2026年开始我国人口死亡率将超过人口出生率。3 . 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不断减少 ,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加重在假定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不同年龄人口死亡图2 1952~ 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育龄妇女人数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2010年及以前数据自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2010年以后数据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左轴为人口出生率,右轴为育龄妇女人数。图3 2000年和2010年我国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图4 1952~ 2018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2010年及以前数据自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2010年以后数据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 - 99率保持内在下降趋势条件下,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比较2010~ 2018年模型模拟全国总人口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实际总人口可以看到(如图5 所示),模拟全国总人口与实际总人口高度吻合,2010~ 2018年的平均偏差只有0 . 13% ,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人口规模发展趋势。据此模型的模拟预测结果,未来我国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将呈以下发展特点。(1)我国人口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2018年以后我国人口总量将继续增加,到2022年达到140269万人的峰值,此后将持续下降,2025年降为139807万人,2035年降为134558万人,2050年将下降到120706万人。(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15~ 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从2018年的98231 万人(实际值99357 万人)下降到2025年的95055 万人、2035年的86237 万人和2050年的67593 万人。(3)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年轻人口规模不断减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持续上升,从2018年的17291 万人(实际值16658 万人)上升到2025年的22752 万人、2035年的34718 万人和2050年的45042 万人。0 ~ 14岁年轻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从2018年的23897 万人(实际值23523 万人)下降到2025年的21999 万人、2035年的13602 万人和2050年的8071万人。(4)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不断加重。与不同年龄人口规模的变化相对应,2018年以后我国人口结构将呈快速老龄化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从2018年的12. 4 %(实际值11. 9 %)提高到2025年的16. 27% 2035年的25. 8 % 2050年的37. 32% 15~ 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从2018年的70. 46%(实际值71. 2 %)下降到2025年的67. 99% 2035年的64. 09% 2050年的56% 0 ~ 14岁人口占比将从2018年的17. 14%(实际值16. 86%)下降到2025年的15. 74% 2035年的10. 11% 2050年的6 . 69%(如图6 所示)。(二)未来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劳动参与率是决定经济活动人口规模的基础要素。从各国发展规律看,劳动参与率会随着收入水平与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而不断下降。我国劳动参与率在1983年以后即持续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劳动参与率下降是必然趋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减少和劳动参与率下降,意味着未来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必然持续下降。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从2018年的68. 6 % 78325 万人和76134 万人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45. 8 % 51327 万人和49468 万人。但受人口从乡镇向城市转移的影响,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和劳动力规模将趋于上升。1 . 未来我国劳动参与率仍将持续下降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存在很大差异。2010年,16~ 28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增加而迅速提高,从15. 29% 提高到89. 45% 29~ 45岁人口劳动参与率相对稳定,平均在90. 43% 46~ 60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提高不断下降,从88. 38% 降为53. 98% 60岁以后人口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提高而快速下降,到74岁降为15. 77% 7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平均只有8 . 15% 。比较201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16~ 28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降幅最大,28岁以后人口劳动参与率降幅相对较小图5 2010~ 2018年我国人口规模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实际总人口源自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其他数据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图6 2010~ 2018年我国人口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00《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见图7)。 16~ 28岁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大幅度下降,主要与大学招生规模扩大有关,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大学和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了482 万人,同期16~ 28岁非经济活动人口仅增加了414 万人(从2000年的483 . 4 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97 . 4 万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已完全涵盖了非经济活动人口扩大规模。28岁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小幅度下降,更多地体现了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提高后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意愿的下降,从30~ 64岁年龄段人口劳动参与率降幅看,10年期间,只有51~ 53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降幅超过3 个百分点,其他年龄人口都不超过2 个百分点,每年劳动参与率的降幅不超过0 . 3 个百分点。即除高等教育扩招因素之外,其他因素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意愿的影响很小,特别是30岁以上人口的就业意愿相对稳定。2010年以后我国大学和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普惠教育,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研究生和普通高校招生)继续扩大,从2010年的715 . 6 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876 . 8 万人,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趋于下降,从2010年的868 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557 万人,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合计招生规模在2010年达到1583. 7 万人的峰值之后趋于下降,2013年降为1435. 7 万人之后,基本稳定在1414. 8 万人左右(见表3)。 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实现普惠教育,招生规模对相应年龄段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已大幅度下降。我们假定2010年以后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仍保持 2010年的水平,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得到的人口规模数据,估算2010年以后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和劳动参与率,结果显示,2010年以后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将持续下降,其中2011年到2018年模型模拟得到的劳动参与率与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劳动参与率平均偏差只有0 . 18个百分点,这说明2010年到2018年期间,我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造成的,招生规模和其他因素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很小。在假定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2010年水平不变情况下,我们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2018年以后我国16岁以上劳动参与率还会持续下降,将从2018年的68. 60%(实际值68. 72%)下降到2025年的63. 48% 2035年的55. 72% 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45. 84%(如图8 所示)。分城乡看,2018年以后城市、镇和乡村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将分别从2018年的59. 13% 67. 24%77. 13% ,下降到2025年的56. 33% 60. 14% 72. 09% 2035年降为52. 61% 47. 77% 63. 43% 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48. 41% 29. 94% 48. 59%(如图9 所示)。图7 2000年和2010年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年度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研究生招生数92225128484165197202611268925326286364831397925418612446422510953538177560168589673611381621323645055667064806103857966普通高校招生数1548554220607226827903204976382170144734225044581546053056591946076612639493266175516815009688833669983307213987737849574861107614893790993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47327004083000399900047360005158000566204565566157478218810024181211038736134868142881386647541349674758161976186012490593341158243035570492合计637347964175566846987814358792486261046175311966027133366731417804714644137156420191583715615513841150193581435729214032928140360401408658514245299143383893 1999~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单位:人)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图8 2011~ 2018年我国劳动参与率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世界银行数据源自WIND资讯。- - 1012 . 未来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仍将不断减少,城市经济活动人口趋于增加基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假定趋势,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的结果表明,2018年以后,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仍将保持2013年以后的持续下降态势,将从2018年的78325 万人(实际值80567 万人)减少到2025年的73905 万人,2035年下降到66620 万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51328 万人。分城乡看,镇和乡村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分别从2018年的14321万人和38929 万人下降到2025年的12417 万人和34453 万人,2035年降为9393万人和27422 万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4752万人和15513 万人。受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引致的人口从乡镇向城市转移因素影响,2018年以后城市16岁及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会持续增加,将从2018年的25055 万人增加到2025年的27035 万人、2035年的29805 万人,到2044年达到31597 万人的峰值,2050年降为31062 万人(如图10所示)。3 . 经济活动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出现偏差的原因比较20102018年经济活动人口的模拟值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实际值,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见表4),其中2010年人口普查经济活动人口数据比统计局公布的实际经济活动(以下简称“实际值”)人口少629 万人,实际值高于普查数据。2011年到2012年模拟值高于实际值,主要原因应是我国假定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实际劳动参与率(如图8 所示)。 2013年到2018年模拟值低于实际值,且偏差规模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19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2242万人。我们基于模型模拟得到的总人口、16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模拟值与实际值偏差很小(如表5 所示),不足以解释经济活动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巨大差额。同时,模拟预测时没有考虑15岁人口,但15岁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很低,2000年的普查数据只有23. 99% ,即使不考虑15岁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大幅度下降,2014年到2018年期间这一年龄人口平均每年340 万人左右的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也不足以涵盖2018年超过2200万人的偏差。我们进一步比较2010~ 2018年经济活动人口模拟值与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相当于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二者之间的差异与劳动参与率之间的差异变化方向一致,且平均偏差只有157 万人,偏离幅度平均为0 . 2 % ,与劳动参与率平均0 . 25% 的偏离幅度接近。据此,我们认为,模型模拟预测得到的经济活动人口基本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实际规模,与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规模的差距,应该是统计口径不同所致。(三)未来我国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不断下降,但城市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不断扩大经济活动人口规模是可利用的最大劳动力供给规模,由于存在自然失业现象,实际可使用的劳动力资源规模(以下简称“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必然低图9 2010~ 2018年我国城市、镇、乡村劳动参与率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图10 2010~ 2018年我国城市、镇、乡村经济活动人口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年度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国家统计局经济活动人口783887857978894793007969080091806948068680567模拟经济活动人口776967875979124792817927279121790837875778325模拟值与实际值差额692- 180- 23019418970161119292242世界银行劳动力供给规模779967830278550787017881878890789157899078844模拟值与世行数据差额299- 457- 574- 580- 454- 231- 168233519模拟15岁人口规模180215991531154814001452143513761351就业人员7610576420767047697777253774517760377640775864 2010~ 2018年模拟经济活动人口与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值的偏差(单位:万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来自 WIND资讯宏观数据库,模拟值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结果。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02《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于经济活动人口规模。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受人口结构老龄化影响,我国自然失业率将呈先降后升发展趋势,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将持续下降,从2018年的76134 万人下降到2050年的49468 万人,但受人口从乡镇向城市转移的影响,城市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将趋于上升。1 . 自然失业率估计201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从供给过剩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之后,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基本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200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处于比较严重的过剩状态时,15岁及以上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为3 . 58% ,城镇失业率为8 . 27% 2010年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时,16岁及以上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为2 . 88% ,城镇失业率为5 . 59% 2018年一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 . 03% 。基于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始终高于 1 倍,且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状况不断加重,期间5 % 左右的城镇失业率可以视为自然失业率。同时,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乡村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很低且变化不大,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1 . 15% 1 . 21% 。因此,我们将201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城市、镇和乡村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作为2010年以后我国自然失业率(如图11所示),据此估计各年度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经济活动人口的自然失业率。根据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自然失业率将从2010年的2 . 95% 持续下降到2021年的2 . 79% ,此后将逐步提高,到2050年达到3 . 62% 2021年以后自然失业率的上升,主要原因是高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较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员数据计算得到的实际失业率,2010年为2 . 91% ,此后不断提高,从2011年的2 . 75% 提高到了2016年的3 . 83% 2017年和2018年下降到3 . 78%3 . 70% 。比较模型模拟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可以看到,2010~ 2018年期间二者偏差不断扩大(如图12所示)。 鉴于2010年以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不断加剧,各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在此情况下,失业率提高了1 个百分点,相当于失业人员增加了 800 多万人。模拟自然失业率低于实际失业率,一方面显示经济转型时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枯竭地区因产业转型出现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但经济活动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巨大偏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劳动力供给不足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实际失年度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总人口(万人)实际值134091134735135404136072136782137462138271139008139538模拟值133281134722135344135957136603137223138273138902139421模拟值× 100 /实际值- 100- 0 . 60- 0 . 01- 0 . 04- 0 . 08- 0 . 13- 0 . 170 . 00- 0 . 08- 0 . 0816岁及以上人口(万人)实际值―――112197112825113296113833114289114678模拟值109346110854111439111950112465112841113517113882114173模拟值× 100 /实际值- 100―――- 0 . 22- 0 . 32- 0 . 40- 0 . 28- 0 . 36- 0 . 44劳动参与率(%)模拟值71. 0671. 0571. 0070. 8270. 4970. 1269. 6769. 1668. 60世行值70. 9770. 7970. 6270. 4170. 1869. 8969. 5569. 2168. 72模拟值× 100 /实际值- 1000 . 120 . 370 . 540 . 570 . 430 . 320 . 17- 0 . 08- 0 . 175 2010~ 2018年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模拟值与实际值资料来源:实际值来自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模拟值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结果。图11 2010年我国城市、镇、乡村不同年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到。图12 2010~ 2018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到。- - 103业率的大幅度提高与经验判断相左。实际上,国内学界对城镇化登记失业率和国家统计局调查失业率等失业率统计指标存在颇多争议(王飞,2008)。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劳动力供给规模(经济活动人口)与实际就业人员数据计算得到的失业率(以下简称世行失业率),2010年以后呈持续下降状态,从2010年的2 . 42% 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1 . 6 %(见表6)。 世行失业率明显低于模拟自然失业率,且二者走势一致,也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日益严重的情况一致。据此,我们认为模拟分析所假定的自然失业率是合理反映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自然失业情况的。2 . 2010~ 2018年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与实际就业人员的偏差根据假定自然失业率和经济活动人口规模,我们模拟计算得到2010~ 2018年我国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如表6 所示)。 从模拟结果看,2010~ 2018年模拟自然就业人员规模与实际就业人员规模存在较大偏差,其中2010年模拟就业人员比实际就业人员规模少698 万人,2011~ 2013年模拟值比实际值略高,2014年模拟值低于实际值,且偏差规模不断扩大,从2014年的253 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1452万人。2014年以后偏差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经济活动人口高于模拟经济活动人口。3 . 未来我国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估计基于上述假定自然失业率,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2018年以后我国自然失业率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保持持续下降态势,将从2018年的76134 万人(实际值78844 万人)下降到2025年的71808 万人、2035年的64496 万人和2050年的49468 万人(见图13)。分城乡看,受人口从乡镇向城市转移影响,城市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将保持上升态势,从2018年的23639 万人持续增加到2025年的25532 万人、2035年的28146 万人,在2045年达到29870 万人的峰值之后,趋于下降,到2050年降为29399 万人。镇和乡村劳动力供给规模将持续下降,从2018年的13903 万人和38592 万人下降到2025年的12080 万人和34197 万人,2035年下降到9138万人和27212 万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4646万人和15424 万人。(四)城乡劳动力转移对未来劳动力供给格局的影响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是影响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2010年以后,在劳动力供给日渐不足、城乡收入差距相对缩小的情况下,乡村劳动力依然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重要原因是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第一产业,非农产业就业的综合收益远大于第一产业。基于第一产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缩小、绝对差距持续扩大的内在发展趋势,2018年以后乡村劳动力还会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保持2018年水平(47. 5 %)不变情景下,预计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力规模将从2018年的20261 万人和55873 万人,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8097万人和41371 万人。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情景下,乡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有所扩大,预计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力规模将从2018年的20261 万人和55873 万人,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5623万人和43845 万人。年度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模拟劳动力供给(万人)754077644476811769867700076873768517654476134实际就业人员(万人)761057642076704769777725377451776037764077586就业人员偏差(万人)698- 24- 107- 925357875210961452偏差幅度(%0 . 90 . 0- 0 . 10 . 00 . 30 . 71 . 01 . 41 . 9模拟自然失业率(%2 . 952 . 942 . 922 . 892 . 872 . 842 . 822 . 812 . 80实际失业率(%2 . 912 . 752 . 782 . 933 . 063 . 303 . 833 . 783 . 70世行失业率(%2 . 422 . 402 . 352 . 191 . 991 . 821 . 661 . 711 . 606 2010~ 2018年就业人员和失业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资料来源:实际值源自WIND资讯数据库,模拟值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分析结果。图13 2010~ 2018年我国城市、镇、乡村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数据计算得到。实际就业人员数据源自WIND资讯。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04《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1 . 2010~ 2018年乡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部分农村户籍年轻人口转变为城镇户籍和城镇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我们在利用“中国人口迭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时,已考虑到农村年轻人口升学对未来城乡劳动力供给规模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农民工因素的影响。从模拟预测的2011~ 2018年乡村自然失业率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规模远大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每年从乡村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人数从2010年的12688 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8344 万人。乡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工规模存在一定差距,2011~ 2018年平均差额为10412 万人,这一差额主要来源于镇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见表7)。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包括收入差距、生活成本、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多方面,收入差距是主要因素。只要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综合收益(包括收入、生活成本、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收益)大于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收益,乡村劳动力就会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2010年以后,在乡村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情况下,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规模仍不断扩大,重要原因是非农产业就业的收益远大于第一产业的就业收益,农民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相对差距)从2011年的3 . 52倍下降到2018年的3 . 05倍,但绝对差距从2011年的17610 元扩大到2018年的30035 元(见表8)。2 . 未来乡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劳动力供给格局的影响基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未来较长时间第一产业的从业收入还会持续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还会继续。鉴于2010年到2018年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工收入相对差距缩小、乡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可转移劳动力规模趋于下降等情况下,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转移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供给规模的比例仍不断提高,我们认为,2018年以后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会持续,但受乡村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制约,乡村可供转移劳动力规模必然趋于下降。据此,我们按照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和占比按其内在趋势不断提高两种情况,分别分析乡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劳动力供给格局的影响。(1)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况下的城乡劳动力供给格局。我们假定2018年以后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占比保持201847. 5 % 的比例不变,镇劳动力全部从事非农产业,据此估算2018年以后第一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将从2018年的20261 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年的17953 万人、2035年的14286 万人和2050年的8097万人,非农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将从 2018年的55873 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53855 万人、2035年的50210 万人、2050年的41371 万人(如图14所示)。(2)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情景下的城乡劳动力供给格局。基于2010~ 2018年乡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同时,从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内在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始终低于非农产业,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存在持续提高的可能。我们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每亿元产值所需劳动力人数)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的比值(非农产业与第一产业劳动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农民工人数2254222978242232527826261268942739527747281712865228836第一产业就业人数2992328890279312659425773241712279021919214962094420258模拟乡村劳动力供给――406194090040790405954031639952396113912538592模拟镇劳动力供给――141381434514411144341440914336142541409713903乡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人数――126881430615017164241752618033181151818118334乡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农民工差额――1153510972112441047098699714100561047110502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31. 235. 036. 840. 543. 545. 145. 746. 547. 57 2008~ 2018年我国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情况(单位:万人)资料来源:农民工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来自WIND资讯宏观数据库,乡村和镇模拟劳动力为“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测算数据。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农民工平均年工资(元)16080170042028024588274803130834368368643930041820446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760. 625153. 175919. 016977. 297916. 589429. 6010488 . 9011421 . 7012363 . 4013432 . 0014617 . 03平均工资/ 可支配收入(倍)3 . 383 . 303 . 433 . 523 . 473 . 323 . 283 . 233 . 183 . 113 . 05平均工资与可支配收入差距(元)11319 . 3811850 . 8314360 . 9917610 . 7119563 . 4221878 . 4023879 . 1025442 . 3026936 . 6028388 . 0030034 . 978 2008~ 2018年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提供数据计算得到。- - 10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数据计算得到。图14 2018~ 2050年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景下我国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规模生产率的相对差距)作为解释变量,以2011~ 2018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显著的相关关系,即非农产业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越大,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提升幅度越大,当期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每扩大一个百分点,会引致劳动力转移占比提高5 . 42个百分点,上期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引致劳动力转移占比提高0 . 74个百分点。根据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与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的相关关系,利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的内在发展趋势,我们估计得到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的未来发展趋势,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将从2018年的47. 5 % 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51. 07% 2035年的57. 16% 2050年的63. 54% 。与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的持续提高相对应,我国第一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将从 2018年的20261 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年的16734 万人、2035年的11658 万人和2050年的5623万人,非农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将从2018年的55873 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55075 万人、2035年的52835 万人、2050年的43845 万人(如图15所示)。方程(1)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LDLZY )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Y 1)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Y 23)的相关关系:LDLZY =-5 . 4254× Y 1/ Y 23- 0 . 7376× Y 1- 1/ Y 23 - 1+ 103 . 4358 1)(- 7 . 19) (- 1 . 09) (53. 06R2= 0 . 995154,调整后的R2= 0 . 993216Durbin Watson stat=1 . 48,方程通过Q 检验。三、我国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基本要素。经过改革开放以后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已积累了大量财富和资金,资本已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素。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不断增强,但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持续进步推动下,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也不断得到化解。未来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供给规模、劳动力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关键要素。从技术进步的内在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劳动生产率仍将持续提高,但提升幅度逐年下降,按1978年不变价,预计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将分别从2018年的0 . 28亿元/ 万人和2 . 54亿元/ 万人,持续提高到2025年的0 . 46亿元/ 万人和3 . 87亿元/ 万人、2035年的0 . 84亿元/ 万人和6 . 29亿元/ 万人,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 . 53亿元/ 万人和9 . 92亿元/ 万人。基于我国技术进步的内在发展趋势,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景下,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持续下降,预计将从2019年的6 . 1 % 持续下降到2025年的5 . 12% 2035年的3 . 73% 2050年的0 . 34% 。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明显提高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情景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依然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增速下降趋势明显放缓,预计将从2019年的6 . 23% 下降到2025年的5 . 43% 2035年的3 . 86% 2050年的0 . 19% ,这一潜在增长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景下的潜在增长率,经济规模也比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景下的经济规模提高4 % 左右。图15 2018~ 2050年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情景下我国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可使用劳动力规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模拟预测数据计算得到。左轴为劳动力规模(万人),右轴为劳动力转移占比(%)。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06《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一)我国技术进步的内在发展趋势衡量技术进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全要素生产率③、劳动生产率等。鉴于技术进步要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和物质资本技术含量促进经济增长,无论是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高,还是生产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终都会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便于分析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关系,我们选择每亿元产值所需劳动力人数(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以下简称“劳动生产率倒数”)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即每亿元产值所需劳动力越少或劳动生产率倒数越小,劳动生产率越高,技术进步越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GDP 和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倒数均不断下降,但降幅逐年缩小,即我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呈提升幅度逐年递减的平滑上升走势。基于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的内在趋势,未来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仍将呈提升幅度逐年递减发展趋势,预计将分别从2018年的0 . 28亿元/ 万人和2 . 54亿元/ 万人逐步提高到2050年的1 . 53亿元/ 万人和9 . 92亿元/ 万人。1 . 我国三次产业技术进步的演变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后发国家,通过利用外资和大量进口技术成熟的先进设备,实现了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快速提升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GDP 规模从1978年的3678. 7 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135273亿元,增长了36. 8 倍;每亿元GDP 所需劳动力人数从1978年的10. 91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0 . 57万人,下降了94. 75% ,相当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8. 03倍。GDP 劳动生产率倒数走势的重要特点是降幅呈逐年递减的平滑下凹趋势,即我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但提升幅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呈阶段性下降趋势:总体看劳动生产率倒数从1978年的27. 8 万人/ 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3 . 58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 . 77倍;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9年期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从27. 8 万人/ 亿元下降到18. 37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 . 51倍,年均提升幅度为3 . 52% 。第二阶段是1990~ 2002年,劳动生产率倒数从20. 04万人/ 亿元下降到12. 39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 . 62倍,年均提升幅度为4 . 08% 。第三阶段是2003~ 2018年,劳动生产率倒数从11. 96万人/ 亿元下降到3 . 58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 . 34倍,年均提升幅度为8 . 38%(如表9 所示)。 即3 个阶段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呈不断加快趋势,但在每一个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或劳动生产率倒数的下降幅度均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产业是三次产业中劳动生产率倒数下降幅度最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最大的部门,劳动生产率倒数从1978年的3 . 96万人/ 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0 . 22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8. 27倍。分阶段看,第一阶段1978~ 1989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仅从3 . 96万人/ 亿元下降到2 . 33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仅提高了1 . 7 倍,年均提升幅度只有4 . 53% 1990~ 2002年是我国轻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下降幅度较大,从2 . 61万人/ 亿元下降到0 . 7 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 . 73倍,年均提高11. 6 % 2003~ 2018年的第三阶段是我国经济重化工业化和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从0 . 63万人/ 亿元降为0 . 22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 . 91倍,年均提高7 . 38% ,提升幅度明显下降(如表9 所示)。 总体看,1990年以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呈降幅逐年递减的平滑下降趋势。1978~ 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从5 . 4 万人/ 亿元降为0 . 76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 . 08倍,年均提升幅度为5 . 01% ,低于第一产业的提升幅度。其中1978~ 1989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倒数从5 . 4万人/ 亿元降为3 . 18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与第二产业相同,均为1 . 7 倍,年均提升4 . 52% 。但1990年以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从1990年的3 . 66万人/ 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0 . 76万人/ 亿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 . 79倍,年均提升幅度为5 . 76% ,远低于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倍数(倍)年均提升幅度(%)区间(年)1978~ 20181978~ 19891990~ 20022003~ 20181978~ 20181978~ 19891990~ 20022003~ 2018整个经济19. 031 . 972 . 823 . 537 . 645 . 819 . 018 . 78第一产业7 . 771 . 511 . 623 . 345 . 263 . 524 . 088 . 38第二产业18. 271 . 703 . 732 . 917 . 534 . 5311. 607 . 38第三产业7 . 081 . 701 . 852 . 445 . 014 . 525 . 246 . 14非农产业11. 321 . 682 . 712 . 596 . 254 . 418 . 676 . 559 1978~ 2018年我国3 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图16数据计算得到。- - 107期第二产业的12. 04倍和年均9 . 29% 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如表9 所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高度关联的,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二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会出现较大变动,如1990~2007年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的快速轻工业化和重化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远大于第三产业,2007年以后我国经济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加大,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差距趋于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也是不同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演变特征的具体体现。为便于后续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分析,我们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合并为非农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图16可以看到,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更多取决于第二产业,1995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差距缩小,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趋同。2 . 我国技术进步的未来发展趋势1978~ 2018年,我国GDP 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所呈现的平滑下凹走势,反映了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普遍特征,即工业化早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很大,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就可以实现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大幅度提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逐步缩小,能够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少,后发优势逐步弱化,即使加上自主创新,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速度也会不断下降,最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将逐步转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除非出现重大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也会跟发达国家一样进入缓慢增长状态(张来明、李建伟,2015)。从我国发展历史看,1995年以后,我国自主创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国际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量从1995年的103 件迅速扩大到2018年的53343 件,在全球PCT 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从1995年的0 . 26% 大幅度提高到2018年的21. 14% ,超过日本(2018年占比为19. 7 %)成为仅次于美国(2018年占比为22. 19%)的全球第二大专利申请国(如图17所示)。 但正如上述分析,在自主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总体劳动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并没有因为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而扩大,依然保持了提升幅度逐年下降的平缓走势,1995年以后我国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下降幅度或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依然保持逐年缩小趋势,劳动生产率倒数从1995年的1 . 88万人/ 亿元逐年递减到2018年的0 . 39万人/ 亿元,每年降幅从1995年的0 . 13万人/ 亿元递减到2018年的0 . 02万人/ 亿元,其重要原因即是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后发优势逐步弱化。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快速发展,我国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会停止提升,整个经济也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从我国劳动生产率倒数降幅逐年递减的平缓下凹走势看,我国技术进步具有很强的内在规律性。根据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的阶段性变化趋势,我们选择第一产业2002年到2018年的数据和非农产业1995~ 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内在趋势进行自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均与其滞后三期的变量高度显著相关,如自回归分析图16 1978~ 2018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倒数发展状况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提供数据计算得到。左轴为整个经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数值,右轴为第一产业数值。图17 1995~ 2018年我国PCT 专利申请量及其占全球比重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提供数据计算得到。左轴中国专利申请量,右轴为申请量占比。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08《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方程(2)和方程(3)所示,方程拟合优度均高于0 . 99,显示劳动生产率倒数的自回归方程能够高度反映其内在发展规律。方程(2)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Y 1)的自回归方程:Y 1 = 1 . 6027× Y 1- 1- 0 . 7239× Y 1- 2+ 0 . 0878× Y 1- 3+ 0 . 0147 2)(6 . 3) (- 1 . 61) (0 . 37) (0 . 1R2= 0 . 99707 ,调整后的R2= 0 . 996394Durbin Watson stat=2 . 28,方程通过Q 检验。方程(3)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Y 23)的自回归方程:Y 23 = 1 . 2917× Y 23 - 1- 0 . 704 × Y 23 - 2+ 0 . 3377× Y 23 - 3+ 0 . 0055 3)(6 . 84) (- 2 . 5) (2 . 29) (0 . 98R2= 0 . 999457,调整后的R2= 0 . 999376Durbin Watson stat=1 . 8 ,方程通过Q 检验。根据自回归分析方程进行趋势预测,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将从 20183 . 58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年的2 . 09万人、2035年的0 . 95万人和2050年的0 . 29万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从20180 . 28亿元/ 万人提高到2025年的0 . 48亿元/ 万人、2035年的1 . 05亿元/ 万人和2050年的3 . 44亿元/ 万人。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倒数将从20180 . 39万人持续下降到2025年的0 . 26万人、2035年的0 . 16万人和2050年的0 . 1 万人,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从20182 . 54亿元/ 万人提高到2025年的3 . 87亿元/ 万人、2035年的6 . 29亿元/ 万人和2050年的9 . 92亿元/ 万人(如图18所示)。比较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发展趋势,第一产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在2003年以后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11. 75倍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9 . 1倍,未来依然会延续2003年以后的逐步缩小趋势,到2050年相对差距将缩小到2 . 39倍。从绝对差距(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减去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后的余额)看,1978年以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且差距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0 . 19亿元/ 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2 . 26亿元/ 万人,未来绝对差距依然保持不断扩大趋势,将从2018年的2 . 26亿元/ 万人扩大到2050年的6 . 48亿元/ 万人(如图19所示)。 第一产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绝对差距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与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是必然趋势。(二)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景下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估计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传统方法,是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估算劳动力规模、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潜在增长率。这一方法有四方面不足,致使不同学者在估计同一时期一国潜在增长率时结论会出现巨大差异:一是资本存量难以精确估计,用不同方法测度的资本存量会出现很大差别。二是不同时期资本存量因技术进步也存在质的差别,这种质量上的差异图18 1978~ 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2018年及以前根据WIND资讯提供数据计算得到,2018年以后数据为自回归方程模拟预测数据。左轴为劳动生产率倒数,右轴为劳动生产率。图19 1978~ 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2018年及以前根据WIND资讯提供数据计算得到,2018年以后数据为自回归方程模拟预测数据计算得到。左轴为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倍),右轴为劳动生产率绝对差距(亿元/ 万人)。- - 109很难作出准确测算。三是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使不同时期劳动力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别,目前以劳动力教育年限等方法测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劳动力质量的变化情况。四是正如前述已提及,全要素生产率难以反映技术进步的实际情况,只有劳动生产率能够比较全面反映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基于资本要素已不再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短板,我们在估计经济潜在增长率时仅考虑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两个要素的影响。根据未来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及其在第一产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配置和技术进步的内在发展趋势,我们模拟计算得到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保持2018年水平(47. 5 %)不变的情况下,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我国GDP 、第一产业增加值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将从2018年的147823亿元、5664亿元和142160亿元,分别增加到2025年的217071亿元、8604亿元和208467亿元;到2035年将分别提高到330819亿元、15061 亿元和315759亿元,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438416亿元、27853 亿元和410563亿元(如图20所示)。从潜在增长率看,在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保持 2018年水平不变情况下,2018年以后我国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将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受假定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第一产业劳动力规模降幅较小影响,第一产业增加值潜在增长率在从 2019年的5 . 93% 提高到2021年的6 . 3 % 之后趋于下降,到2025年降为6 . 12% 2035年降为5 . 46% 2050年降为3 . 14% 。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潜在增长率将从 2019年的6 . 1 % 降为2025年的5 . 08% 2035年的3 . 69% ,受人口老龄化加快和劳动力供给规模降幅加大、技术进步提升幅度递减等因素共同作用,2035年以后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下降,到2050年将下降到0 . 16% 。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速的下降趋势一致,GDP 潜在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6 . 1 % 下降到2025年的5 . 12% 2035年的3 . 73% ,此后加速下滑到2050年的0 . 34%(如图21所示)。(三)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提升情景下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鉴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提高是必然趋势。按照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劳动力资源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配置(见图15),根据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技术进步内在趋势(见图18),我国GDP 、第一产业增加值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将从2018年的147823亿元、5664亿元和142160亿元,分别增加到2025年的221208亿元、8019亿元和213189亿元,到2035年将分别提高到344577亿元、12290 亿元和332287亿元,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454462亿元、19341 亿元和435121亿元(如图22所示)。与经济增加值的变化相对应,2018年以后我国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将呈持续下降态势,将分别从2019年的6 . 23% 5 . 49% 6 . 26% 下降到2025年的5 . 43% 4 . 8 % 5 . 46% 2035年分别降为3 . 86% 4 . 09% 3 . 85% 2035年以后增速加快下降,到2050年将下降到0 . 19% 2 . 32% 0 . 1 %(如图23所示)。图20 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条件下我国不变价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值计算得到。左轴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右轴为GDP 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图21 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条件下我国 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值计算得到。左轴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右轴为GDP 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速。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10《管理世界》(月刊)2020年第4 期比较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和持续提高两种情景下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在技术进步内在趋势确定情况下,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规模的下降,必然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调,但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能够明显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增速:与劳动力转移占比不变情况下的GDP 规模相比,劳动力转移占比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 GDP 规模,GDP 规模扩大额度将从2019年的201 亿元提高到2044年的18135 亿元,此后略有缩小,2050年为16046 亿元,GDP 规模扩大幅度占GDP 比例也会从2019年的0 . 1 % 提高到2025年的1 . 9 % 2035年的4 . 2 % 2041年的4 . 48% ,此后下降到2050年的3 . 66%(如图24所示)。四、结论与政策建议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从过去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转变为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和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先后在2013年、2016年和2017年进入逐年下降状态,模拟预测分析表明,2018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和自然失业率条件下可使用劳动力资源均将持续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并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劳动力供给规模持续下降情况下,未来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取决于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技术进步有其很强的内在规律性,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增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但利用发达国家成熟技术促进社会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日渐弱化,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逐年下降,未来还会保持持续下降态势。劳动力供给规模减少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不断下降,决定了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必然不断下调,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增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及时调整就业政策,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可使用劳动力供给规模、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以增加乡村可转移劳动力资源,更需要改革教育与培训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技术进步是经济结构升级的基础,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需求规模、应对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根本途径。我国已进入依靠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的时期,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科技力量布局和框架体系,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好科研政策与科研体系的体制机制优势,鼓励企事业单位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图22 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条件下我国不变价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值计算得到。左轴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右轴为GDP 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图23 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条件下我国GDP 、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值计算得到。左轴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右轴为GDP 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速。图24 乡村劳动力转移占比持续提高比占比不变条件下我国GDP 扩大规模和提升幅度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值计算得到。左轴为GDP 扩大规模,右轴为经济规模提高幅度。- - 111二是应尽快调整生育政策,遏制生育率下降趋势。生育率下降是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的重要因素。改善未来人口结构、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多方面挑战,首要措施应是提高生育率,至少应遏制生育率快速下降趋势。当前全面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已不足以遏制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趋势,应在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政策的同时,借鉴高收入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生育补贴、税收优惠、延长产假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将生育政策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三是就业政策应从保就业向鼓励就业转换。稳增长是保就业的基本前提,2018年以后经济只要保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即可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且随着劳动力供给规模的下降,保就业的压力会逐步缓解,就业政策应从保就业向解决就业结构性失业和应对劳动力供给不足转换。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教育培训制度改革是关键,应通过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取向改革,适度控制普通高等教育及综合型大学规模,重点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职培训,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增强劳动力就业调整能力。其次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取缔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行业限制、区域限制、户籍限制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劳动力资源在产业、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四是及早实施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提高高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是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不仅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能够增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为增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可操作性,便于广大劳动者接受延长劳动力退休年龄的政策措施,需要做好延迟退休年龄的弹性政策与制度安排,建议尽快实施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并将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挂钩,提高延长退休年龄职工退休后的待遇。五是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换步伐。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下降与大龄化,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劳动力过度流失和劳动力大龄化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应对劳动力不足与大龄化问题,农村已出现大量小型的自发互助合作组织,这种小型互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与大龄化的问题,但难以应对农村中长期发展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大幅度下降和大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今后应在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基础上,通过鼓励产业资本下乡,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程,借助农业发展模式转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为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责任编辑:李逸飞)注释①蔡昉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3年以后会迅速消失,参见蔡昉(2011)。②“中国人口迭代模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2000~ 2010年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不同育龄妇女生育率内在发展规律,在设定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保持内在发展趋势前提下,利用迭代运算方法预测分析人口规模及其结构发展趋势的模型。③全要素生产率又称为索罗余值,是在假定劳动力与资本同质化条件下,利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分解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要素的贡献。运用这一方法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因无法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和资本的影响分离出来,索罗余值并不能准确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参考文献(1)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 期。(2)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 期。(3)怀仁、李建伟:《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摆脱及其或然对策》,《 改革》,2014年第2 期。(4)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1998年第9 期。(5)李建伟:《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发展研究》,2014a 9 期。(6)李建伟:《我国人口死亡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估计》,《 发展研究》,2014b 10期。(7)李建伟、周灵灵:《中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12期。(8)王飞:《我国失业率统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劳动》,2008年第9 期。(9)张来明、李建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与理论涵义》,《 经济纵横》,2015年第3 期。(10)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2014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技术进步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应用经济学- - 112Labor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ChinaLi JianweiInstitute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Summary: Chinese economy is classified as typical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 Since 1978 , the sustainable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significantly benefited from rural agricultural labor transferring to urban and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 After 2010 , China's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had undergone a reformative change , shiftedfrom oversupply to a general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with structural shortage .Based on the two census data from2000 and 2010 , we established theIterative Model of China's Population modelto simulate China's population size. Assuming that China's population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rate maintain the same trendas 2000 to 2010 ,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Chinese population will reach a peak of 1.43 billion in 2022 . Also , the generallabor supply will decrease from 761 million in 2018 to 495 million in 2050 . However, affected by the migration of youngpeople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urban labor supply will increase, while the rural labor supply will decline further .Undergoing 40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 yetsimultaneously our latecomer advantage has been weakened , namely , using developed countries matured technologies topromote Chin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Labor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technological progress . After 1978 , China's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overtime, but the growth rate has been decreasingyear by year. We expect the future growth rate will maintain the same downward trend ,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China'sprimary industry and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from 2 . 8 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 and 25. 4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 in 2018to 8 . 4 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 and 62. 9 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 in 2035. In2050, it will further increase to 15. 3 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 and 99. 2 thousands Yuan per person.Labor, capital , natural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re the basic factors determining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rate . China has accumulated numerous capital under 40years rapid development . Capital could no longer block China'seconomic growth . Moreover, driven by globalization and continuous technology progress, constraints of natural resourcesimposed on economic growth have been continuously resolved . In the future, Chinese potential economy growth rate largelydepends on the labor supply scale ,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sectors ,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mong which at the core is the technology progress.Based on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a's labor suppl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 we divide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China'seconomy into two scenarios . First scenario, labor allo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trend. Under scenario one ,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from 6 . 1 % in2019to5.12 % in 2025 to 3.73 % in 2035 , and to 0.34 % in 2050 . Second scenario, labor shift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 will increase,which is to shift from relatively low productivity sector ( agriculture sector) to higher productivity sector ( non-agriculturalsector).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from 6.23 % in 2019 to 5.43 % in 2025 , 3.86 %in 2035, and 0 . 19% in2050. The economic scale in the second scenario is around 4 % higher.The labor supply reductio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decline will cause China's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rate perform downward trend . To strengthen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hina needs to adjust employment policyin time .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labor supply by extending the retirement age , and provide more available labor tourban area by enhanc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system , improve the laborquality , support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s sharp their independent innovations ,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progress and labor productivity .Key Wordslabor supply and demand ; economic growth ; employment policyJEL Classification: E 24, J 21, O 33- - IX

[返回]
上一篇:平台市场的公共监管_私人监管与协同监管_一个对比研究_王勇
下一篇:数字化与战略管理理论_回顾_挑战与展望_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