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外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 |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5-11-17 浏览数:3625 【 字体: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 |
试论国外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李思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 北京 100081)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体系服务功能, 以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综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美国和印度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管理的功能、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以及整个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状况。关键词 农业研究 信息体系管理 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农业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 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进入20世纪90 年代, 随着计算机、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信息体系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也加快了发展。因此, 农业研究体系也提出了需要加强和改善现代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 以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提高农业研究信息体系服务功能, 以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环境,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经过20 年的努力, 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如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管理技术就十分先进。发达国家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管理模式, 过去一般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散管理模式, 但近年来政府也逐步加强了分散信息机构适当的干预和宏观调控, 同时在信息技术转移到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基础上, 主动加强了信息服务功能, 整个体系的运行出现了更为协调的状态。1 美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美国的农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体系属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分散管理模式, 但也有宏观控制。过去10 多年来, 美国政府一方面适当加强了农业研究信息体系全国性协调,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体系的建设, 逐步形成了分布式的网络化管理体制, 改善了传统的多元分散管理模式。90年代初期, 美国共有742 个农业及其相关的信息资源机构, 其中注明有隶属关系性质的有659 个。这些机构中, 属于院校的243 个, 属于政府和科学研究部门的170 个, 属于学会和协会的110 个[ 1] 。 1.1 美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运行模式 美国农业信息体系及其资源主要统一在图书馆体系内。以国家农业图书馆为代表,以院校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以及试验站为外围的研究信息体系;以农业部各部门统计信息和基层调研信息为主体的统计信息体系;以农业推广体系为主的推广信息体系, 三位一体, 协调各类信息资源, 活跃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 不断开辟和探索科技新领域,为农业部门源源不断地挖掘新知识、创造新技术, 并帮助科研人员和农场主把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正是这种体系有效而稳定的运转, 赋予了美国现代化农业以强有力的生命力。Kennedy -Olsen(1990)观察到:“ 赠地大学图书馆拥有农业生命和相关社会科学应用与基础研究的记录。这些馆藏图书支持了国家研究、教育、推广服务和免费利用[ 2] 。同时,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开展, 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 帮助农场主分析农场财务或市场供求状况, 提出可选择的决策模式;在畜牧农场, 家畜的选育、饲养、饲料配方、畜龄结构等都可根据农业部或农学院科学家推荐的程序决定。科技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与动力。美国农业信息体系是世界农业文献和电子数据最多的体系, 承担起农业情报技术和产品开发、信息咨询服务、协调农业信息合作项目等任务。美国农业部(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下设的农业研究局(ARS -Ag 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是负责联邦农业研究的行政事务机构, 其中心研究组织是贝尔兹维尔(Beltsville)农业研究中心, 下设8 个研究所进行基础研究。美国在56 个州立农业试验站、联邦机构及民间机构协作开展区域和地区水平的研究活动, 并把普及性指导、教育和研究活动密切结合起来, 各州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活动都是在各州农学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州农业实验站和农业推广站都是农学院的下属机构, 形成农学院综合体, 教授兼任三个职能, 这是美国三位一体的发展体制的特点。美国农业情报机构达740 余个, 形成国家、地区、州三级图书馆网络, 网络发达, 协作有力。现有机构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所属的官方机构;二是私营企业和商业情报机构。 1.2 美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结构与功能 从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情况看, 美国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早在1965 年, 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的资助下, 国会图书馆承担了协调当时已经出现的网络和与网络有关的组织职责, 以便设法把许多分散的网络化工作联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协调的整体。为此, 国会图书馆设立了一个网络发展部, 并在1976 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到80 年代初, 美国图书馆网络化已经发展成形。当时许多地方组成了区域性的图书馆集团, 几十个上百个图书馆联合, 建立地区性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 之后形成了OCLC、RLIN、WLN 等多种类型和多种规模的图书馆服务全国性网络。进入9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局域网已经冲破了图书馆围墙, 发展到了与因特网互联。各图书馆的局域网92·情报海外· Journal of Information No .5, 2005 与校园网、地区网、全国性网络和因特网连接, 开展世界范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如进行网上的联机编目, 网上文献采购, 为读者提供联机目录查寻、网上馆际互借等。可以说, 美国图书馆已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The National Ag ricultural Library :NAL)是美国重要的农业情报资源中心, 其丰富的馆藏和现代化情报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使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始终走在世界农业图书情报业的前列。她也是国家赠地大学网络和美农部基层图书馆之间的协调者。NAL 对USDA 技术人员的文献需求满足率达70 %左右, 其它人员30%[ 3] 。NAL 文献传递服务部向美国国会工作人员、图书馆和情报中心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同时, 围绕农业部、农业共同体和公众感兴趣的关键问题提供强化服务。近年来, 进一步加强了有针对性的专题信息服务, 通过其6 个专门的信息中心, NAL 为不同的农业用户群提供服务。USDA 人员可得到当前文献服务(Current Awareness LiteratureServices:CALS), 该体系靠13 个书目数据库, 定期向用户提供所需专题引文数据, 使USDA 人员对本专业领域文献的情报了如指掌。网络用户可利用个人计算机或图书馆工作站来检索AGRICOLA和其他光盘目录数据。其进行中研究信息体系(Current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CRIS)目的在于有效地防止美国农业部和各州研究机构研究工作相互重复。数据库收录了2.5万个课题, 其中有新课题4 000 个, 修订课题1 500 个, 美国农业部课题占总数的25 %[ 4] 。NAL 的美国农业网络信息中心(AgNIC:Ag riculture NetworkInformation Center)是一个分布式多学科联合的网络组织。它是由美国NAL 联合多家赠地大学共同建立的, 加盟单位是学术研究机构、非盈利性组织机构。其目的是进行组织间联合, 共建共享农业电子信息资源, 成员间同等联盟。同盟组织可免费联机获取高质量的各类专题电子信息资源、专题领域专家信息和在线参考服务。同盟成员共同参与决策与政策制定以及管理。目前已有近40 家研究与大学机构参加, 涉及30 多个学科专题的服务。由此成为农业领域首家网上联机专题分布式服务网络组织[ 5] 。美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管理的先进性:a.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如大型联机商业数据库DIALOG 系统和ORBIT 系统等率先建立起来, 同时, Internet 网络发展迅速;b.重视情报信息立法, 有利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工作规范性与连续性;c.重视发展图书馆与情报信息机构间的合作[ 6] 。2 英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管理英国农业研究信息体系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加快了电子化和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显著提高了文献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和服务的效率。进入90 年代以后, 由于重视了互联网和文献信息数字化的建设, 迅速提高了整个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农业研究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水平。英国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就是采取总馆和分馆构成的协调体制, 也应属于现代分布式和网络化管理模式。在英国, 图书馆代替信息机构完成信息传递的功能。大英图书馆担任科技与经济的信息传递工作, 各专业图书馆代替专业信息机构的功能, 私营的信息机构普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英国的农业及其相关的情报资源机构共有105 个, 其中, 属于政府和科学研究部门的49 个,属于院校的32 个, 属于学会和协会的17 个, 属于国际性的3个[ 1] 。英国农业情报资源体系主要由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服务部管理。英国的农业发展咨询局(ADAS)为农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农场主提供情报咨询服务。该局有5 000 多名工作人员, 其主要任务是将农业科技情报应用到生产中去, 特别是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紧急问题。设在英国的国际农业生物中心(CABI)是英联邦的机构, 也为英国农业科研提供情报服务。3 印度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ARIS)印度的农业信息体系由印度国家农业研究委员会统管, 以下包括农业研究与教育子体系, 农业研究管理子体系和印度国家科技文献与服务子体系。将全国49 个中心研究所和160 个区域试验站, 30 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120 个地区和222 个子地区研究中心, 28 个农业大学, 261 个农场科学中心及其他独立研究项目机构有机地组织起来。各子体系分工协作, 各负其责, 实行统一的软硬件和标准的录入格式, 所建立的数据库包括:财务数据库、人事资源数据库、项目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学科专题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期刊数据库, 实现全国资源快速传递和共建与共享。国家农业研究国际服务中心(ISNAR)于90 年代中后期在印度农业研究信息体系(ARIS)领域做了大量工作(7, 8, 9)。以下系统地介绍印度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发展, 并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从中可以看到建设和管理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的一些重要经验。 3.1 印度制定和实施了农业研究信息体系(ARIS)发展战略 90 年代以来, 印度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整合集中大量的资源, 而最有效的工具是改进信息管理。印度正在成为信息领域发展的先锋, 尤其是专长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因此, 如何将农业研究与信息管理结合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1994 年, 印度政府决定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国家农业研究体系领域。此项目称为“农业研究信息体系(ARIS)” 。印度ARIS建设的目的, 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印度农业研究信息体系领域的信息管理。以此达到以下目标:使管理者和科学家更易于获取信息;提高研究单位组织、贮存、检索与其需求相关信息的能力;为组织之间共享信息建立正规的程序和机制。上述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提高组织规划、监控与评估其研究项目的能力。他们认为, ARIS 主要是与信息管理有关。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 改进信息管理, 加强研究规划, 监控与评估, 优化研究水平,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对于ARIS 的建设规划工作, 先分成两个组进行了准备工作,一是信息需求调查组, 二是信息技术调查组, 选择了印度农业研究信息体系中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了实地调查, 主要包括:存在问题的调研、需求评估以及技术评估。 3.2 印度ARIS 建设涉及的主题 ARIS 涉及以下三方面主要功能的信息:一是体制与制度管理;二是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管理;三是农业自然资源管理。目的是能使科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库进行研究规划及研究项目活动。ARIS 将尽可能采用分布式布局, 以实现用户便于利用信息的目的, 这种分布式布局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灵活(便利)性, 目的是让每个用户选择整个ARIS , 能最好地满足其需要的部分;二是一致性, 目的是达到一个平衡:保持标准化, 同时(下转第97 页)93情报杂志2005年第5 期 ·情报海外·思考一致, 必须完整地考虑知识管理的过程, 包括组织的目的(战略目标)、知识、技术、学习、人员、文化、制度等。如L .Edvinsson和P .Sullivin 在知识资本理论框架下指出的知识企业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管理:促成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结构性资本与创新相结合, 促成创新的商业化, 使其走向市场;提高企业利用和增值其它企业的知识产权的能力。可以说企业战略知识管理需要促进企业知识、技能的创新, 同时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 以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 3.4 战略工具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战略知识管理的最后一个含义是将战略操作工具融入知识管理中, 以此支持知识管理实践的有效展开。主要的战略分析工具包括:愿景陈述(visionstatements)、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产业分析(industryanalysis)、SWOT 分析法(SWOT analysis)、产品生产周期(productlifecycle)等[ 18] 。许多公司都运用愿景陈述的方法来帮助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控制。在愿景陈述中引入“ 知识” 这一要点有利于战略知识管理的目标制定以及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匹配。毕马威(KMPG)咨询公司在数年前就制定了一份以知识为核心的愿景陈述。Kaplan 和Norton(1996)提出, 平衡记分卡不仅是绩效评估的方法, 而且可以用来组织学习和组织的改善。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维度: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发展与学习。在“企业发展与学习”这个维度中通常包括培训、发展、技术和团队协作的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流程”包括创新和业务流程改善的战略目标。在这些维度中增加知识和知识活动来评估战略知识管理的实施。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环境扫描(environmentalscanning)和产业分析(industry analysis)通常被用来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 知识图(knowledge map)” 用来表示企业的关键竞争对手、替代技术、潜在市场、顾客、供应商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表示知识的来源[ 8] 。“SWOT”分析中的现行流程分析的第一步是“流程图” , 流程图不仅包括工作流程, 而且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资源, 通过流程图的知识流分析可以避免再造那些已经失去竞争力的流程。参考文献1 王兴成等.知识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2 谢庆绵.人与知识的和谐统一:当代管理革命的新课题.管理科学, 2003 ;(3)3 谢泗新.知识型社会中战略管理的动态模式与主体战略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4 Retha Snyman, Cornelius Jo hannes Kruger.T he Interdependency Be tweenStrategic Manag ement and Strategic Knowledge Management .Journal ofKnowledge Manag ement , 2004 ;8(1)5 Sanches R., Heene A.St rategic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 anagement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 ns, 19976 沈群红, 胡汉辉.组织知识理论的发展与结构.管理工程学报, 1999 ;(1)7 Nielsen.Strategic K nowledge M anagement :A Research Agenda8 Mar tin Whi tehill.Building Knowledge Manag ement into Strategy :Making Senseof a New Perspective .Long Rang e Planning , 1999;32(1)9 Ann B.Graham ,Vincent G .Pizzo .A Qestion of Balance :Case Studies in St rategicKnowledge Manag ement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 1996;14(4)10 Joseph E.M cCann , Marilyn Buckner.Stra tegically Integ rating KnowledgeManagement Initiatives.Journal o f Knowledg e Manag ement , 2004 ;8(1)11 张福学, 董向荣.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进展.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2;(1)12 余光胜.企业知识理论.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 ;(2、3)13 李柏洲, 吕海军.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科技论坛,2003;(4)14 Sanches R.,Heene A .Stra tegic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 ement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 ns.199715 和金生, 熊德勇.知识管理应当研究什么.科学学研究, 2004;(1)(责编:京亦愚)(上接第93 页)鼓励科学家和管理者在信息管理的程序开发方面有所创新。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散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图书馆及情报工作法律和法规, 使它分散多元的弊端通过政府的协调作用和相互间共生相依的关系得到弥补, 从而形成了一种条块结合、网状布局的体制。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一直是一个传统的体系。进入90 年代以来, 加快了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加强了分散在各地的农业研究分支机构与中央管理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网络化联系和协作, 加强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也正在走向分布式网络化的管理体制。目前, 中国农业研究机构和体制正处在历史性的改革时期,农业信息技术和以技术支撑的信息体系也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创新时期。在新旧体制和新旧技术交替的时期, 国际农业研究信息体系管理经验对我们创建和完善农业研究信息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参考文献1 王宪甫.农业信息-情报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2 Kennedy -Olsen. Manag ement T rends in Ag ricultural Libraries.LibraryT rends, 1990 ;38(3)3 Demas S.USAIN (United States Ag ricultural Information Ne twork)NationalPrese rvation Prog ram fo r Ag ricultural Literature.IAALD Quar terly Bulletin,1997 ;(2)4 潘淑春.国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15 National Ag ricultural Library Annual Repor t fo r 1999, 4 (also seen at :AgNICsite <http ://www .ag nic .o rg)6 Rueben C ., Buse James L ., Drisco ll .Rural Info rmation Systems :New Directionsin Data Collection and Retr ieval .Iowa State U niversity P ress , 19927 Ag ricultural Research Info rmation System (ARIS) - India , ISNAR, CountryReport , No .59/1999/ISBN92-9118-045 -9, 488 S.D .Sharma .Ag ricultural Info rma tio n Management - Sy stems & Services,In :Mei Fangquan, Development of Ag ricultural Information M 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tech Press .Beijing , 20019 T .Balaguru.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 stem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agathi A rt Printers .Hy derabad.India , 199610 Info rmation Policy fo r Ag ricultural Resea rch (IPA R) -Republic of I ran, ISNAR.Country Repor t , No .60/1999/ ISBN92 -9118 -046-7 , 43(责编:加勃)97情报杂志2005年第5 期 ·理论探讨·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