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企业竞合关系研究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5-03-09     浏览数:3449     【 字体: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系统,深入剖析在协同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动因、 影响因素和类型, 探究在不同竞合关系类型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方式的选择, 以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竞合关系
     (一) 引言
      “集群” (Cluster) 为生态学概念。Michael E. Porter 于1990年首次将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一词引入经济管理领域。 “协同创新” 于2011年被我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类型、 组织创新, 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等; 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则包括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绩效评价、 协同度评价、 政府作用等。而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少, 李大为等 (2011) 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比传统的线性技术创新模式更高效, 并阐述了通过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创新的机理与实现路径; 许强和应翔君 (2012) 比较得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在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了原因。万幼清和邓明然 (2007) 以影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为基础, 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模型。杨立新和蔡萌 (2013) 在研究不同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时指出, 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包括微观层面的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创新和中观层面的产业集群间协同创新。
     (二) 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系统根据John (2003) 等的研究, 产业聚集能够构建紧密相连的创新网络关系。企业依靠集群创新网络协同研发, 共享知识、 技术、 信息、 人才等创新资源, 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系统, 能够显著降低技术研发成本与风险, 从而产生单一创新个体无法企及的整体创新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里, 创新是集群个体协同运作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协同效应的最好体现。
      1.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企业、 高校和科研机构、 中介机构(包括金融机构) 、 政府、 相关企业等。作为创新成果的直接需求和应用者, 企业居于创新系统的核心位置; 政府多为创新系统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高校和科研机构往往是技术、 知识和人才的主要提供和输送方; 中介机构主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 如提供融资、 咨询服务等。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 企业与相关企业 (竞争对手、 供应商、 客户等) 之间的协同创新; 企业与其他主体(政府、 高校和科研机构、 中介机构等) 的协同创新, 如图1。
        2.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系统主要有整体性、 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来自于系统构成要素、 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系统并非封闭孤立的静态系统, 而是开放的动态系统: 集群与外界时刻保持物质和信息交流, 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引起集群内产业结构、 企业管理模式等的调整和变革; 为保持和提升系统的创新性, 在将创新系统的成果向外输出和扩散的同时, 也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技术。系统的自组织性源于其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即系统按照某种根植于特定区域的运行机制和规则, 协调有序地运转。
        3.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路径。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通常技术创新可分为5个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试验→产业化→商业化 (王炳富、 刘芳, 2010) 。据此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主要经过创新决策、 协同形成、 协同运作和成果共享4个阶段, 具体如图2所示。创新决策阶段即基于市场调查、 分析客户需求等可行性分析, 合理判断是否进行协同创新。协同形成阶段即预先确立协同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后, 在产业集群中选择具有互补优势、 有创新能力和协作意向的个体, 整合集群内的创新资源以共同完成创新过程。协同运作阶段是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 将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动态运转。成果共享阶段则涉及到创新成果的发布与转化、 协同创新价值评估、 协同利益分配等。
      (三) 产业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的竞合关系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运转的核心。集群中, 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往往同时发生且更为密切; 企业的协同创新绩效不仅取决于竞争优势, 也源于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密切程度。随着协同运作时间的推移和协同程度的深入, 创新个体之间持续发生共享、 互助、 竞争等非线性作用, 相互关系更为复杂。
        1.企业竞合关系的动因。根据合作竞争理论, 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能够实现双赢 (李煜华等, 2013) 。企业竞合过程本质上是利益博弈的过程。从企业自身利益角度分析, 企业合作是为增大产业集群规模和效益从而能够从总体上分得更多利益; 企业竞争是在既定集群规模下, 使自身获得更多利益。企业进行合作的根本动因是资源的稀缺性, 即出于资源共享 和 优 势 互 补 的 需要。企业间合作能够使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形成集群规模经济, 提升集群经济效益。其次,依据 “技术创新依赖”假说, 创新易于通过经济与技术联系形成依赖关系(Michael etal., 1990), 因而企业间合作有利于形成创新优势。第三, 合作能 够 降 低 创 新 的 风险。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 能够有效缩短研发时间、 共同分担创新成本、 突破单一个体自身能力局限、 信息不完全等的限制, 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企业竞争的动因依然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分配, 则必然产生争夺。即使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 也会存在竞争, 即企业合作是建立在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其次, 有限的市场份额也是企业竞争的动因之一。市场份额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直接反映,也是企业行业地位的显示。企业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份额, 能够逐步增强行业竞争力, 并提升其在集群发展决策中的话语权。
        2.企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企业依托集群与其他个体进行协同创新, 需要考虑影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 包括维持系统运转的基础性因素和保证个体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对创新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并最终促进或阻碍协同效应的产生。
(1) 基础性要素。维持一个系统运转的基础性要素很多, 本文认为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而言, 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市场条件和创新资源。市场需求是引导产业集群创新的根本动力, 企业寻求创新与突破也是为了把握市场机遇、 获得市场份额, 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需要随时防范市场条件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创新资源是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所需的必备条件, 包括知识、 技术、 资金、 人才等。
(2) 关键性因素。本文所指的关键性因素是指企业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及产业集群的属性。具体而言, 企业应当具备资源整合能力、 研发能力、 引领创新的协同能力、 专业性的管理技巧、 市场应变能力等; 产业集群的属性包括产业属性、 集群规模、 组织模式等。
        3.企业竞合关系的类型。产业集群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促使有限理性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及集群内外部因素变化, 进行既合作又竞争的协同创新。根据前文所述, 可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三类: 企业、 相关企业、 其他支持机构。其他支持机构的基本功能是辅助和支持系统的运转, 竞合关系不明显, 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本文提及的企业竞合关系特指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企业性质的差异, 企业竞合关系包含两种类型:
(1) 同质企业竞合关系。同质企业主要指企业的竞争对手, 即生产同质性产品的企业。通常, 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属于同质企业, 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质性决定了在这类企业的协同创新过程中, 短期内企业关系以合作为主, 辅以微弱竞争; 长期内仍以竞争为主, 但集群中支持机构的介入将使竞争趋于缓和。因而, 根据这一特点, 协同创新的最佳时期为合作为主的阶段。
(2) 异质企业的竞合关系。 异质企业主要指处于完整供应链条上的企业。 各企业之间有明确的专业化分工。 由于这类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 利益趋同, 更容易产生合作需求, 因此协同创新以合作为主并始终贯穿企业发展过程。 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企业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创新资源的争夺。根据企业规模的差异, 企业竞合关系可分为以下两种: 
(1) 依附型竞合关系。依附型竞合关系表现为产业集群中存在一家或多家大型企业 (或龙头企业) , 协同创新过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其他企业与之进行辅助性合作;大型企业决定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走向。大型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创新成果由大型企业推广, 其他企业多进行技术模仿。但长期可能会有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风险。 
(2) 共生型竞合关系。共生型竞合关系与依附型竞合关系相对, 产业集群中各企业规模和实力差异较小, 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并无强弱之分, 而是同时保持稳定的合作与竞争。
        4.不同的企业竞合关系下协同创新方式选择。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核心过程, 可分为横向协同、 纵向协同和混合协同。横向协同通常是行业内的协同, 基于横向协同的技术创新往往针对已上市产品改良或新产品开发, 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协同创新能够缩短产业技术创新时间、 分担技术创新风险; 同时企业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目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战略、 衡量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 寻找自身差距并进行差异化应对, 在良性竞争中促进自身技术提升、 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纵向协同通常贯穿完整的供应链条, 基于纵向协同的创新往往涉及到整条产业链的技术革新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 往往掌握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技术, 与供应商的协同创新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而与供应链下游的客户的协同创新则有助于企业挖掘市场机会并及时得到产品反馈。因而, 纵向协同创新更容易带动产业升级。混合协同即为两种协同方式的综合。不同的企业竞合关系应当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方式,而现实中, 竞合关系并非严格属于某一类型而常有所交叉, 因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应当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如图3) 。
        参考文献(1) John N. H. Britton., 2003, “Network Structure of an IndustrialCluster:Electronics in Toronto”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35(6),pp.983~1006.(2) Michael E. Porter.,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3) Michael J. Piore,Charles F. Sabel., 1990,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 , New York:Basic Books.(4) 李大为、 刘英基、 杜传忠: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 — —兼论理解 “两个熊彼特” 悖论的新视角》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2011年第2期。(5) 李煜华、 武晓峰、 胡瑶瑛: 《基于演化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3年第1期。(6) 万幼清、 邓明然: 《基于知识视角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分析》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2007年第4期。(7) 王炳富、 刘芳: 《创新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模式与特点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0年第16期。(8) 许强、 应翔君: 《核心企业主导下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 — —基于多案例研究》 , 《软科学》 , 2012年第6期。(9) 杨立新、 蔡萌: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3年第22期
 
[返回]
上一篇:如何降低毕业论文的查重率
下一篇: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