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MBA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MBA论文
产业内贸易:以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为例的分析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3-08-22     浏览数:4887     【 字体: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巳经无法解释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一某国同时进口并出口同一类商品。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当今世界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不仅有效地增进了国际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世界贸易模式的转变,即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这是一个大趋势。
  就中美来说,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巳经越来越普遍,双边贸易额也越来越大。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产业分类标准,利用中国海关和美国统计局的数据,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两国向对方出口的最大商品群均为SITC7类商品一机电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有新的特点,我们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首先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文献做梳理和总结,然后介绍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包括G-L指数、修正的G-L指数、Aquino指数、Balasa指数和Bergstrand指数,进行比较,指出每一种指数的优缺点,并最终使用G-L指数来解释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然后使用GHM方法来判定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最后对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分析并研究影响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由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不同,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也不同,同时,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在搜集数据时处于不用的层面,这又可以划分为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国家层面涉及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人均收入、要素禀赋、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等,产业层面因素包括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市场化程度等。并根据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实证中选择中美人均收入差异、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中美对外开放水平、中国机电产业规模和中国科研投入作为影响因素,根据理论和经验做出相关假设,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利用计量的多元回归方法测量这些影响因素对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中美对外开放程度、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国技术进步与中美产业内贸易程度正相关,而中国机电产业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程度负相关。从而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验证前述假设并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来促进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中美机电产品G~L指数

摘要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1.2.1 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阶段 
1.2.2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阶段 
1.2.3 有关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成果 
1.3 国内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1.3.2 国内学者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数据来源 
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及衡量方法 
2.1.1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2.1.2 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及比较 
2.1.3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2.2 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模型 
2.2.1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2.2.2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2.3 本章小结 
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3.1 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3.1.1 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 
3.1.2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3.1.3 中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2 中美机电产品贸易分析 
3.2.1 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3.2.2 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
3:2.3 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的结构 
3.3 本章小结 36
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 38
4.1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棄:基于国家层面的视角 38
4.1.1 囯家层面的影响因素分祈 38
4.1.2 产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38
4.2 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9
4.2.1 假设的提出与变量的确定 39
4.2.2 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 41
4.3  46
5.结论 47
5.1 研究结论 47
5.2 前建议 47
5.2.1 囯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47
5.2.2 企业层面的策略建议 49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一般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前者认为国际贸易基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用,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生产和贸易,后者认为国际贸易产生基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进行分工和贸易,一国生产和出口利用该国禀赋密集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总而言之,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在于劳动力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然而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被产业内贸易所取代,产业内贸易的出现,收到了广泛重视。
  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就更为迅速。2004年,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于此同时,美国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总额约为2600亿美元,超过第二位贸易对象曰本将近600亿美元。2011年,中美贸易额更是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2007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美实施“出口倍增”计划的重要海外市场。2011年美对华投资合同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9.7%。在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由于其本身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过程的多层次性和,在世界产业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和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机电产品的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机电产品的出口,尤其是高新技术机电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成为各国和地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研究开发投入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进步促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逐步转变。1994年,机电产品出口第一次超过了纺织品,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类产品,机电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上升到30%,此后我国机电产品一直保持出口第一的地位,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2004年以后中美两国向对方出口的最大商品群均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机电产品,为我们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中美贸易结构提供了基础。经济发展、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的转变是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得以壮大的条件,也是我们重新考虑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的重要基础。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不仅仅是两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对世界经济也具有重大的影响。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以来,中美贸易总体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无论是中方统计还是美方统计,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飞速提升。到2008年,美国己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己经具备了与发达国家进一步开展水平分工的基础,同时也不容忽视发展产业内贸易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髙效增长以及带动整体国民经济长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研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美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我国机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机电行业提供发展的理论指导。由于机电行业是国际市场中最发达的行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机电产品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机电产品已经代替制成品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行业。分析中国机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机电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为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贸易模式的改变,产业内贸易成为各国间贸易的主要形式,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和产业发展,甚至该国的经济竞争力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关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国家发展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机电产品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和分析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对加强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将产生积极影响。
  1.2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1.2.1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阶段
  相对于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是现今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并且学者们也正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该理论。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经验研究,自上一个世纪6 0年代开始,广大学者就不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1960年,佛得恩(Verdoom,RJ.)在“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部贸易的研究中,计算了 121种样本产品的双边贸易比率,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相比与异种类型的贸易来说,同种类型的贸易更容易产生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此夕卜,佛得恩还认为贸易壁鱼的降低会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增长。1962年,密切里(Michaely,M.)计算了 36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差异性,然而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较为明显的相似性。1963年,巴拉萨(Balassa,B.)分析了欧共体的贸易现状,他认为,各国发生的贸易,尤其是贸易的增长,大多数发生在商品组的内部,也就是产业内部的贸易,这种现象很难用当时盛行的比较优势理论抑或是H-0理论来解释。70年代末期,小岛清(Kojima,K.)在研究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行为时也得出如下结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横向制成品贸易增长迅速,并认为产业内贸易现象背后必定存在这一种新的理论,而对这一理论的揭示,可能会在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理论,而这也会之后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阶段
  1975年,格鲁贝尔(Gmbel)和劳埃德(Lloyd)、在他们出版的《产业内贸易》一书中进行了探索,他们的观点是:“新要素理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原因就是,如果把新要素对需求满足程度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加入到传统的赫克歇尔一俄林(H-0)模式中,同时对H-0理论其中的一个假设条件,即不计贸易中的运输、Jfc存、销售等费用进行修正后,H-0理论是可以部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但要对产业内贸易进行完全的系统的解释,还远远不够,必须从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的角度入手,创立立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i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 J.E.)、赫尔普曼(HelpmaB,E.)和克鲁格曼(Krugman,P.)等人利用张伯伦(Chamberiin, E.H.)的垄断竞争理论,来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即新张伯伦产业内贸易模型。这一模型认为,产生产业内贸易的条件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化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因为,在利润最大化条件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每个产业都存在或者潜在有广泛的差别产品,加之利润最大化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容易形成产品的水平差异化,从而产业内的产品有可能会出现双向流动,即产业内贸易。1980年,兰卡斯特(Lancaster,K.)对上述理论和模型加以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新豪泰林模式。他的观点是,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贸易运输成本,由于受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影响,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有关国家同一制造业部门的两个厂商在有无限的潜在产品系列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生产完全一致的产品的。这种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每一种产品仅在一国生产的情况将使得两个在所有方面都一致的经济体之间更有发生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和可能.1981年,布兰德和克鲁格曼(Brander&Krugman)建立了相互倾销模型来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该模型可以说明,在寡占市场上,即使以同样成本生产同质的产品,由于寡头之间博弈而选择相互倾销的策略,依然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1.2.3有关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成果
  随着学者们开始大量使用计量工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上。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分为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国家层面的因素,包括国家规模、GDP、人均收入等,产业层面的因素包括,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国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乃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市场规模和不完全竟争等因素会影响产业内贸易。比方说,早在1961年,林德(Staffan B.Under)在他的论文一《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需求相似理论解释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认为,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习惯,同样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拥有相似的消费偏好,这一理论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巴拉萨(BalassaJB.)认为收入的分配会影响产业内贸易,指出即使在收入水平相同的两个国家,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相互间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罗特斯切和沃特尔(Loertscher&Wolter, 1980 )研究了经合组织的13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分析结杲表明国家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与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赫茨伯格(Herzberg)等研究分析了 30个国家20年的食品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数据,得出了产业内贸易与一国的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他们认为贸易壁查的降低可以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程度,而汇率长期不稳定和地理位置的遥远会对产业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学家们近几年的研究,都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细分。其中,在有些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研究上,不同的经济学家在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时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格瑞纳维、海尼与米尔纳(Greenaway,HineandMilner)对1988年英国与其他68国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发现: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水平贸易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与资本和劳动力的享赋差异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不同国家消费者相似的消费偏好与产业内贸易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德肯与克瑞吉尔(Durkin&Krygier )在对美国与其他20个经合组织双边贸易的研究中,发现与格瑞纳维、海尼与来尔纳他们3人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资本回报与垂直产业内贸易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范特基、弗卢登伯格与帕菲蒂(Fontagne,Freudenberg&Perfidy,1997 )研究 1980~1994 年间欧共体内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时,得出国家要素禀赋差异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引入了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即对外直接投资FDI,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FDI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有促进作用。Yener kandogan(2003)利用多因素引力模型对决定转型国家中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模经济、人均收入相似性以及差异性产品的数量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具有较大影响,而人均收入差异性、比较优势以及贸易对象中发达国家的数量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大,他还提出了 一种测度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进出口单位价值,只利用各产品进出口金额就可以测度。Shanna(2005)用垂直和水平产品差异研究澳大利亚的产业内贸易,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澳大利亚制造业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时,自由化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构变化也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努诺和福斯蒂诺(Nuno,Faustino,2009 )利用1995-2006年葡萄牙与欧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美国和金砖四国汽车零部件的贸易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决定该贸易的因素。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资源禀赋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就说明了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资源稟赋类似的国家之间。他们还认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某些因素会f足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时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运输成本的降低会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3国内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对国内产业内贸易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发现国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在理论上的创新十分有限,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评述以及引用国外学者文献的理论。在理论的应用方面,国内文献主要研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主要运用各类产业内贸易指数,尤其是G-L指数进行实证研究以及产业内贸易因素的测定。
  1.3,1国内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汤海燕、史智宇、周浦军(2003 )利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2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地缘优势、曰益频繁的贸易往来以及曰渐提高的人均GDP等因素,都是促进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周英(2004)认为,要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积极实行优势产业“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投资,重视产业集聚。符烟《产业特征对中美汽车零部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2005 ),他认为,在中美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中,产品多样化,FDI以及市场结构对中美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曾国平等(2005 )研究了中韩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差别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韩两国的人均收入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同。刘斧在《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2006)中提到,从总体上来说,中美两国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同时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也低于同时期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高敬峰(2006 )认为,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以低质量为主,而进口的产品质量普遍较髙,我国产业内贸易主要还是以垂直型为主。昭玲、谢建国(2008 )研究了中欧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中欧制成品的贸易主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要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而产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影响该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欧盟对华直接投资(FDI)以及人均收入差距,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赵放和李季(2010)对中韩、中曰双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中韩经济规模、FDI以及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对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中日人均收入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曰本对华FDI对产业内贸易有傻进作用,而中国与韩、日之间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对中韩、中曰的产业内贸易有阻碍作用。余茜(2012)在《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一文中,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及服务贸易的特点,理论上分析了人均收入差异、服务业开放程度、服务贸易不平衡程度以及实物贸易对服务业贸易的影响,同时利用一系列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影响中美服务也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对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促进作用,同时货物贸易的发展对服务业贸易有促进作用。服务贸易不平衡则抑制了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3.2国内学者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刘瑜(2002)以SITC前三位数作为划分标准,将SITC6、SITC8中的一部分商品以及SITC7下全部商品划分为65个产业,计算了 1995-1998年之间这65个产业的竞争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主要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但也存在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其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朱焰、余万林(2007)认为中韩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并不高,且不同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不均衡。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两国机电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差距大以及韩国对华FDI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周蕙、王志明(2007 )在《台商直接投资推动海霞两岸产业内贸易研究一以机电产品为例》一文中利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机电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岸的机电产品贸易已经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能够促进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杜裙(2008 )研究了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机电产品的贸易巳经由原来的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产业间贸易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且贸易产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一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般来说,我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较东盟机电产品来说相对较低,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机电产品贸易既互补又竟争。对于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对外开放程度促进我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而东盟的人均GDP和对华直接投资抑制了贸易的发展。张海霞、张捷(2008 )在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我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机械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很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关税的降低、FDI以及人均GDP差异能够促进我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技术差距则会导致双方机械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降低。周文贵,蒋冬梅(2008)在《中曰韩三国机电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中、曰、韩三国机电行业结构与发展的差距正在曰益缩小,但是在贸易的分工上依然带有“雁行模式”的痕迹,三国在贸易中表现处较强的互补性,但随着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告诉增长,三国的机电产品结构曰益接近,三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也逐渐显示处竟争性的一面。刘芳(2009)通过对1995-2008年SITC7大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发现,机械及运输设备从整体上来说,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相当高的,其中机械设备、电力等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尤为明显。此外,作者计算了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机械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稳定,变化比较大,其中,运输、动力机械、电力这三类产业的贸易变化量主要是由于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董艳英(2010)在《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一文当中,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发现中韩机电行业的发展与结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又通过计算贸易互补性指数发现,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但是中韩中韩之间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作者又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平均市场规模的增大、FDI的增加和双方开放程度的增大会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4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研究内容本文拟首先较中美双边贸易的结构,阐述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其次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我国与美国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用GHM法确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并提出一系列假设,从理论上分析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再次利用计量模型来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主要通过两个视角来分析一国家视角和产业视角,最后利用实证结果来检验假设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来促进我国和美国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4.2研究方法第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促进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时,主要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借鉴以往的理论和经验来确定所应该采取的对策;而在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有效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时,采用定性的方法,对双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而在研究机电产业内贸易指数和结构时,通过大量数据的定量计算来分析双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概况。
  1.4.3研究创新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整体或大类的研究,如对单一国别或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对初级产品或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到具体的产业,而对中美之间位居贸易之首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的也为数不多,而且基本是对整体贸易的概括分析,如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竞争力情况等,也都没有细分到具体的产品分类。本文对机电产业进行产业内贸易研究,以SITC分类标准前3位数来确定产业来进行分析。反映出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的格局,便于更加深刻地探讨我国机电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文更具有实际研究价值。
  1.4.4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数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以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 )前三位编码相同作为产业划分标准,来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的特点。SITC将贸易货物分为10类,本文将第7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定义为机电产品,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以及分析。

[返回]
上一篇:中国输美茶叶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HS六位编码细分数据的视角
下一篇:基于 MATLAB 的神经网络在货物进出口数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