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区域市场分割与融合的环境效应:基于跨界污染的视角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3-08-21     浏览数:3540     【 字体: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当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这一过程对于企业产量、地区内环境污染以及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当地区间跨界污染不是很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区域福利水平;但是当地区间跨界污染比较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并不会提高区域福利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是后者,那么在推动地区产品市场融合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市场分割;市场融合;跨界污染;区域福利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Se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gionalMarkets in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Abstract:This paper employs a two-stage dynamic game approach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impacts onthe firms.output,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gional welfare exerted by th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gional markets.transition from the segment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We find thatwhen the degree of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the regional market integration will raise the re-gional welfare. However, when the degree of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s heavy, the regional market integra-tion will not necessarily increase the regionalwelfare. In reality, when th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s severe,the process of the regional markets.transition fromthe segmentation tothe integration should be accompaniedb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llution abatement technology.
Key words:Market Segmentation; Market Integration;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Regional Welfare 
  一、引 言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推进全国产品大市场的形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深化,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逐渐被产品内贸易所取代。这种贸易模式的转变不仅突出了地区间分工的关系,而且更加凸显了地区间合作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渐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索和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涂正革、[1]张红凤等、[2]皮建才、[3]张克中等[4]从经验或理论的层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索区域市场融合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就区域市场分割和融合而言,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地区间产品市场是分割的,还是已经存在一个一体化大市场?如果地区间产品市场是分割的,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实际上,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一直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现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比较严重,代表性研究包括Young、[5]Poncet、[6]郑毓盛和李崇高[7]以及刘培林。[8]这些研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指出,中国当前地区间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比较高,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导致了产业结构畸形、要素配置扭曲以及企业生产效率的损失。第二类文献则认为当前我国地区间产品市场是趋于整合的,市场分割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代表性研究包括Naughton、[9]白重恩等、[10]陈敏等[11]和Xu and Fan,[12]这些研究的经验分析指出,中国地区间产品市场间的分割程度正在逐渐地减小。一些学者如朱希伟等[13]和刘小勇[14]指出,中国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会造成国内一些企业被迫选择出口的现象,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会影响地区间规模经济的发挥。皮建才[15]对地区市场分割和融合在作用机制上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认为地区收入差距是阻碍市场整合的重要力量,正外部溢出效应是推进市场整合的重要力量,而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则会对这种力量的对比产生影响,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政绩考核方法或在相同的政绩考核方法下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市场整合。但是,总体上来看,当前的研究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去分析及预测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福利水平的影响。
  当前学术界在研究地区产品市场分割和融合时,往往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忽视了当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这一重要问题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效应。国内有些学者对跨界污染进行了研究,赵来军等、[16]刘晓红和虞锡君[17]以及易志斌和马晓明[18]指出,中国地区间广泛存在跨界污染的现象,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国外对于跨界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聚焦于跨界污染对于贸易条件和贸易收益的影响;第二个方面聚焦于政府应当如何治理和规制跨界污染。但是,国内外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当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企业生产和地区福利造成的影响。本文打算把市场分割和融合跟跨界污染统一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之内,通过这个框架考察市场分割和融合的环境效应。
  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当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这一过程对于企业产量、地区内环境污染以及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
  本文剩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在第二部分,我们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模102  经济经纬5财经科学62013/4总301期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在第三部分,我们比较分析了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企业产量、地区内环境污染以及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给出了结语。
  理论模型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所考虑的经济中包含两个对称的地区,地区1和地区2。每个地区只有1个企业,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企业1和企业2以相同的成本结构生产同质产品,且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固定成本。¹我们假定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在本地区出售,还可运往另一个地区进行销售,运输过程中不存在运输成本。每个地区分别存在一个地方政府。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为了尽可能阻止其他地区产品在本地区销售,地区1 (地区2)地方政府将对由企业2 (企业1)生产但在地区1 (地区2)销售的产品进行征税,征税形式为从量税。本文所考虑的以从量税作为体现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类似于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利用其行政权对于区域产品市场进行封锁和经济割据,设置进入壁垒。这种壁垒既可以是隐性的形式也可以是显性的形式,我们在本文中采用的是显性的形式,也就是说,显性壁垒可以一般性地限制外地产品的进入并能够增加当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地区1和地区2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a-q11-q21(1)p2=a-q22-q12(2)其中, p1和p2分别表示在地区1和地区2销售的产品的市场价格。q11和q12分别为企业1在地区1生产且在地区1销售,以及在地区1生产在地区2销售的产品数量。q22和q21分别表示企业2在地区2生产且在地区2销售,以及在地区2生产在地区1销售的产品数量。a表示市场规模, a越大说明该地区产品市场规模越大。企业1和企业2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地区1和地区2的地方政府分别对q21和q12征收t1和t2的从量税。从量税的大小代表了显性壁垒程度的大小,从量税越小说明显性壁垒程度越小,从量税越大说明显性壁垒程度越大。
  企业1和企业2生产成本分别为:C1=cq11+ (c+t2) q12(3)C2=cq22+ (c+t1) q21(4)其中, C1和C2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的总成本函数。这样,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P1和P2可以分别表示为:P1=p1q11+p2q12-C1(5)P2=p2q22+p1q21-C2(6)我们假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污染会给地区居民带来负面影响。为了简化分析,假定企业排放的污染量与其产量呈正比,且地区之间生产存在跨界污染,即企业1 (企业2)生产所排放的污染可以通过空气、河流等媒介对于地区2 (地区1)的居民产生影响。
  如果地区1和地区2所接受的污染量分别为E1和E2,那么我们可以得到:E1=q11+q12+k (q22+q21) (7)E2=q22+q21+k (q11+q12) (8)其中, kI[0, 1],表示地区1 (地区2)的生产对于地区2 (地区1)造成的跨界污染影响的程度。k越小说明跨界污染影响程度越轻, k越大说明跨界污染影响程度越严重。借鉴Roelfsema[19]的设定,地区1和地区2的区域福利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V1=CS1+PS1+NT1-KE1(9)V2=CS2+PS2+NT2-KE2(10)其中, V1和V2分别表示地区1和地区2的区域福利水平。CS1和CS2分别表示地区1和地区2的消费者剩余。PS1和PS2分别表示地区1和地区2的生产者剩余。NT1和NT2分别表示地区1和地区2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K表示地区居民对于污染的厌恶程度(或者是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K越小说明地区居民对于环境污染越不厌恶,K越大说明地区居民对于环境污染越厌恶。(9)式和(10)式实际上意味着地区1和地区2的地方政府是民生型地方政府,而不是非常关注产出的增长型地方政府。地区1和地区2的地方政府都是民生型地方政府,是我们分析的前提,我们后面的命题得到的结论都跟这个前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需要我们在这里着重指出了这一点。现在我们考虑如下的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地区1和地区2地方政府选择t1和t2来最大化本地区的区域福利V1和V2。第二阶段,企业1和企业2将t1和t2视为给定,分别选择q11、q12、q22和q21来最大化其利润P1和P2。在这里,我们将利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首先,在给定t1和t2的情形下,可以解得企业1和企业2的均衡时产出qs11、qs12、qs22、s21分别为:qs11=a-c+t13, qs12=a-c-2t23qs22=a-c+t23, qs21=a-c+2t13。地区产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加深意味着区域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提高,即t1和t2的增加。故而本地区的企业在本地区产品销售时可以得到更多地保护,销售量就会提高。此时,其他地区企业进入本地区的产品市场销售的成本增加,故会减少在本地区的销售量。进一步,将qs11、qs12、qs22和qs21代入E1和E2,我们可以得到:Es1=2 (1+k)3(a-c) +1-2k3t1-2-k3t2Es2=2 (1+k)3(a-c) +1-2k3t2-2-k3t1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命题1。
  命题1:一方面,外地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增加会改善本地区环境。另一方面,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0<k<12)时,本地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增加会破坏本地区环境;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12<kF1)时,本地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增加会改善本地区环境。证明:我们很容易得到:9Es19t2=-2-k3<0以及9Es29t1=-2-k3<0。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9Es19t1=1-2k3,当0<k<12时,9Es19t1=1-2k3>0。当12<kF1时,9Es19t1=1-2k3<0。同样,我们还可以发现:9Es29t2=1-2k3,当0<k<12时,9Es29t2=1-2k3>0。当12<kF1时,9Es29t2=1-2k3<0。本地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增加会增加本地区企业生产,减少其他区域企业在本地区的销售量,故而缩减了其他地区企业的产量,从而改善了其他地区的环境。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时,本地区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量的增加量大于跨界污染的减少量,故而本地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时,本地区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量的增加量小于跨界污染的减少量,故而本地区环境会得到改善。其次,将求解得到的qs11、qs12、qs22和qs21代入到V1和V2,我们可以求出均衡时的t1和t2:ts1=ts2=a-c3-K(1-2k)3º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命题2。
  命题2:一方面,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0<k<12)时,地区居民对于环境看重程度的增加会降低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12<kF1)时,地区居民对于环境看重程度的增加会增加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另一方面,跨界污染程度的增加会加剧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程度。证明:我们很容易得到:9ts19K=-(1-2k)3,当0<k<12时,9ts19K=-(1-2k)3<0;当12<kF1时,9ts19K=-(1-2k)3>0。同理可知,9ts29K=-(1-2k)3,当0<k<12时,9ts29K=-(1-2k)3<0;当12<kF1时,9ts29K=-(1-2k)3>0。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到:9ts19k=2K3>0以及9ts29k=2K3>0。命题2背后的经济学分析如下。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时,降低地区间产品市场的分割程度会提高本地区产品市场的竞争,减少本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销售量,从而降低污染水平。虽然此时在其他地区生产但在本地区销售的产品数量会增加,但由于跨界污染程度较小,跨界污染的增加量小于本地区产生的污染的减少量,环境将会得到改善。这是地区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增加的必然结果。但是,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时,增加产品市场的分割程度虽然会增加本地企业污染的产生量,但本地企业产生污染的增加量小于跨界污染的减少量,故而环境将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形下,地区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的增加反而加深了产品市场的分割。
  同样,跨界污染程度的增加会使得地方政府加大对于本地企业的保护,以此来缩减在其他地区生产但在本地区销售的产品数量,最终会降低跨界污染对于本地区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命题2的成立以是地区1和地区2的地方政府是民生型地方政府为前提的。如果地区1和地区2的地方政府是增长型地方政府的话,命题2的结论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比较分析
    我们首先考虑在地区1和地区2产品市场融合情形下,企业1和企业2产量,地区1和地区2污染排放量以及社会福利。不难知道,当产品市场融合时,我们有: tI1=tI2=0。此时,企业1和企业2的均衡时产出qI11、qI12、qI22和qI21为:qI11=qI12=qI22=qI21=a-c3进一步可知,地区1和地区2的污染量EI1和EI2为:EI1=EI2=2 (1+k)3(a-c)由上述结果可以求得,当地区产品市场融合时,地区1和地区2福利VI1和VI2为:VI1=VI2=49(a-c)2-2K(1+k)3(a-c)现在,我们在地区间生产存在跨界污染条件下,考察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经济诸元的影响。将ts1和ts2代入qs11、qs12、qs22和qs21,我们可以得到:qs11=qs22=49(a-c) -K9(1-2k)qs12=qs21=19(a-c) -2K9(1-2k)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命题3。命题3:在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条件下,企业在地区产品市场融合下的产量会高于在地区产品市场分割下的产量。证明:我们很容易得到:qI11+qI12- (qs11+qs12) =19[ (a-c) -K(1-2k)] >0qI22+qI21- (qs22+qs21) =19[ (a-c) -K(1-2k)] >0产品市场融合时,虽然本地区企业在本地市场上面临更为激烈地竞争,产量出现一定的下降,但是本地区企业在其他地区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弥补了本地区产品市场上产量下降,故而总产量会上升,而且会高于地区市场分割时的总产量。将ts1和ts2代入Es1和Es2,我们可以得到:Es1=Es2=5 (1+k)9(a-c) +K(1+k)9(1-2k)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命题4。命题4: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的过程将会恶化地区环境。证明:由EI1、EI2、Es1和Es2,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EI1-Es1=(1+k)9[ (a-c) -K(1-2k)] >0EI2-Es2=(1+k)9[ (a-c) -K(1-2k)] >0由命题4我们可以知道,当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的过程会提高本地企业的总产量,故而本地区污染排放量,跨界污染排放量也会相应地增加,从而地区环境恶化。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命题的成立是以环境保护技术水平保持不变为前提的。如果环境保护技术水平发生变化的话,命题4的结论就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们考察在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的过程对地区福利的影响。我们可以求出在地区产品市场分割时地区1和地区2福利水平V1和V2为:Vs1=Vs2=49(a-c)2-2K(1+k)3(a-c) +K(19+16k) -7 (a-c)54[a-c3-K(1-2k)3]我们利用命题5来考察存在跨界污染情形下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的区域福利的影响。命题5: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或者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较低(K(19+16k) <7 (a-c))时,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会提高地区居民福利水平。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或者居民对环境的看重程度较高(K(19+16k) >7 (a-c))时,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会降低地区居民福利水平。证明:由VI1、VI2、Vs1和Vs2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VI1-Vs2=-1162[K(19+16k) -7 (a-c)] [a-c-K(1-2k)]VI2-Vs2=-1162[K(19+16k) -7 (a-c)] [a-c-K(1-2k)]当K(19+16k) <7 (a-c)时,我们有VI1>Vs1和VI2>Vs2。当K(19+16k) >7 (a-c)时,我们有VI1<Vs1和VI2<Vs2。由命题5可知,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会增加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的总产出,对于地区福利会产生一个正面的影响。然而,由命题4可知,产出的增加意味着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将对地区福利产生一个负面影响。当跨界污染程度较低以及居民对于污染的厌恶程度较低时,正面影响将大于负面影响,因此产品市场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地区福利。但是,当跨界污染程度较高以及居民对于污染的厌恶程度较高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产品市场的融合将会降低地区福利。我们利用下图直观地描述了跨界污染程度以及居民对于地区环境看重程度对于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时,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的区域福利比较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K)较低或者区域跨界污染程度(k)较低时,即两者之间关系满足0<K<719(a-c), 0<kF1,K(19+16k) <7 (a-c),区域产品市场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区域福利水平。然而,当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K)较高或者区域跨界污染程度(k)较低时,即两者之间关系满足K>719(a-c), 0<kF1,K(19+16k) >7 (a-c),区域产品市场的融合会降低区域福利水平。当居民对于环境的看重程度(K)以及区域跨界污染程度(k)满足K(19+16k) =7 (a-c)时,区域市场是否融合对于区域福利水平没有影响。
  结 语
    跨界污染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在分析地区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这一过程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时,往往忽略了对于这一问题的考量。为了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缺陷,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这一过程对于企业产量、地区内环境污染以及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会增加本地区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其他地区企业进入本地区的销售壁垒,所以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会增加企业的总产量。企业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污染,从而恶化了地区环境。当考察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对于区域福利影响时,我们发现,当地区间跨界污染不是很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区域福利水平,这是因为企业产出增加带来的社会收益会抵消环境污染增加带来的社会损失(产生负效用)。但是当地区间跨界污染较为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并不会提高区域福利水平,企业产出增加带来的社会收益低于环境污染增加带来的社会损失(产生负效用),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地区产品市场的融合未必会提高地区福利水平。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当地区间跨界污染较为严重时,在推动地区产品市场融合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m注 释:¹是否存在固定成本对于本文的结论没有任何影响。只有企业生产在满足零利润条件时,固定成本的存在才对企业生产有影响。
  本文考虑的是企业生产存在利润时的情形,故无需考虑固定成本。º这里t1和t2为非负变量,因此我们有如下条件成立: a-c>K(1-2k)。
  主要参考文献:[1]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 2008 (2).[2]张红凤,周 峰,杨 慧,郭 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9 (3).[3]皮建才.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6).[4]张克中,王 娟,崔小勇.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5] Young, A. The R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 (4): 1091-1135.[6] Poncet, S.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1): 1-21.[7]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1).[8]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9] Naughton, B. How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Markets [C]. In: Hope, N, Yang,D., and Li M. Y. (Eds.): HowFar Across the River? Chinese Policy Reform at the Millennium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10]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 2004 (4).[11]陈 敏,桂琦寒,陆 铭,陈 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J].经济学季刊, 2007(7).[12] Xu, Z., and Fan, J. China.sRegionalTrade and DomesticMarket Integrations [J]. Review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2012, 20 (5): 1052-1069.[13]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 2005 (12).[14]刘小勇.市场分割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的跨地区和跨时效应: 1986-2008 [J].财贸研究,2011 (2).[15]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 2008 (3).[16]赵来军,李 旭,朱道立,李怀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 2005 (4).[17]刘晓红,虞锡君.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 2007 (8).[18]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 2009 (3).[19] Roelfsema, H. Strategic Deleg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and Management, 2007, 53 (2), 270-275.

[返回]
上一篇:收入结构视角下扩大居民服务消费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股指期货市场系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