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及其作用分析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3-07-12     浏览数:3391     【 字体:

摘 要: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是区域获得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工程。在探究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系统性特征的基础上,从调控、预测及环境三个层次分析了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子系统的构成要素,研究了子系统的作用机理,找出了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纽带,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系统论; 目标区域; 科技人才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Reserve System
Abstract: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reserve is an important basic engineering to help thetarget region to obtain the tal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ased on probing into the systematic features of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reserve,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of three subsystems of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reserve system,including regulation - control subsystem,forecast sub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subsystem. From the analysis,we find that there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ion ties be-tween three subsystems to help us to explore the whol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reserve system. In the end of the paper,it has summarized three conclusions,and put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system theory; target region; technological talent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大量人力资本的投入,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参与。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就是从整体出发,结合目标区域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与地域背景,通过分析区域内现有科技人才现状,明确目标区域未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科技人才数量、结构,整合各方有利的宏观、微观资源,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聚集、储备的具有正向拉动作用的内外部环境,从而能够吸引、留住、储备、利用好所需的科技人才,使区域获得人才竞争优势。可以说,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是目标区域获得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工程,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一支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
  目前,国内针对科技人才储备的研究较少,大多是从定性角度来研究微观企业的人才储备问题的。闫明( 2005) 提出了企业实现人才储备的四个步骤;[2]史学东( 2011) 认为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与储备的长效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3]韩彦铎( 2011) 提出了“高校人才储备基地”的概念。[4]企业作为微观组织单元,在科技人才引入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带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同时对科技人才的储备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整合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宏观、微观环境资源,系统动态地吸引、留住、储备科技人才,才能够帮助目标区域内的企业规避因市场作用而带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难题。
  因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所具备的系统性特征,研究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通过各构成要素的有效整合与相互作用,实现目标区域科技人才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是一个复杂系统
  系统是由一组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其包括三个构成要件: 要素、结构、目标。[5]区域科技人才储备作为一个特定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人才市场、组织、产业与区域进行合作,才可能达到各方共赢的结果,而非单独任何一方可以轻易实现的。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涉及政府、人才市场、组织、产业、目标区域、科技人才等诸多要素,是一个结构复杂、要素多元、动态开放的大系统。本文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将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划分为政府—市 李恩平,陈子凤: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及其作用分析场调控子系统、组织—产业—目标区域预测子系统、企业—城市环境子系统等三个层次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通过对科技人才的流动、聚集与储备产生的作用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系统各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协作,形成目标区域动态稳定的科技人才存量维持系统,动态促进科技人才储备进入个体流动→群体聚集→整体融合→良性互动的自组织运行轨道。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子系统及其作用分析
    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三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分别进行研究。
  ( 一) 调控子系统调控子系统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起着调节控制的作用。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关条件的不均衡分布,客观上使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分布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6]而科技人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造成我国某些区域出现人才分布失衡的状况,发达地区科技人才数量过剩,而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和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7]发达地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会拉动其他区域的科技人才流入发达地区,这样的作用力远远大于欠发达地区留住科技人才的力量,同时欠发达地区自身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当某一目标区域利用市场的作用来引入科技人才时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与风险,这将不利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政府的有效干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才可以实现区域科技人才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为此,政府与市场作为调控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负责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中科技人才流动的调节与控制。
  调控子系统构成要素( 1) 政府。政府是指目标区域所涉及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政府在保障和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它对辖区内的人才结构、人员素质、人才状况最为清楚,因而能够依据所掌握的人才信息,科学有效地制定本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的发展战略,加快在当地培养和从其他区域引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步伐。在区域科技人才流动、聚集与储备的运行过程中,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重大。在科技人才进入目标区域时,政府需要通过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培育人才储备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引导人才体制建立等有效的行政手段,在宏观层面对科技人才进行引导与调控,使科技人才有意愿进入并留在目标区域,以增加目标区域科技人才的存量; 在科技人才不满足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时,政府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退出制度,为科技人才顺利退出目标区域提供政策性引导。( 2) 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各行业由于社会需求变动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变动,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与配置。市场利用利益驱动机制从微观层面实现科技人才与企事业单位的供需匹配。市场一方面向科技人才提供微观企事业单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决策信息,协助留在目标区域的科技人才迅速找到合适的岗位来发挥自己的科研才能;另一方面向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人才的科研成就、数量、结构等方面的人才信息,以满足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为组织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调控子系统作用机理分析有效的政府干预与有效的市场配置对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见图 1) 。首先,通过政府有效的行政干预来吸引科技人才流入目标区域,为市场进行微观配置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引导市场发挥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健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规避市场配置的高成本、高风险,实现科技人才与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有效供需匹配,从而利用好各类科技人才,随后政府只需做好“守夜人”角色与人才权益保护方面的工作,而无需再进行过多干预。其次,当科技人才不符合目标区域人才需求时,市场无法实现科技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就业供需匹配,不能向科技人才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迫使科技人才产生退出目标区域的想法,做出退出决策,随后政府通过建立有效的人才退出制度来引导科技人才及时退出本区域,减轻区域人才储备系统运行负担,同时为科技人才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引导作用。图 1 调控子系统作用机理通过地区政府有形的行政手段与市场无形的利益驱动机制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外部科技人才产生2013 年第 4 期巨大的吸引力,增加目标区域科技人才的流入量,利用人才的动态流动触发由个体流动向群体聚集、整体融合方向发展的系统自组织运行机制,使目标区域能够有效利用好各类科技人才,实现目标区域拥有一支具有前瞻性、动态性的科技人才队伍的目标。
  ( 二) 预测子系统预测子系统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起着重要的预测作用。目标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主要通过分析区域单元、产业单元、组织单元等方面的供求信息来获得,区域作为宏观环境,对目标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基础性、长期性和间接性; 产业作为中观环境,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具有较为直接的作用; 组织作为微观环境,不仅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具有最为直接的作用,而且与其他组织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最为明显。[8]为此,预测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区域单元、产业单元、组织单元,三者有机联系、相互影响,为目标区域内科技人才存量与流量提供结构、数量等方面的预测作用。
  1. 预测子系统构成要素( 1) 区域。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地域概念,不同的学科对其含义存在不同的观点。这里所指的区域,是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同质性的地域单位。[9]区域可划分为国家、介于国家与省级区域、省级、城市以及产业区等不同层次的区域范畴,本文研究的目标区域主要是省级、市级以及产业区。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产业园区,它能够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提供宏观空间聚集的引导作用。( 2) 产业。产业主要内容涉及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目标区域产业结构决定着产业所需科技人才的结构与总量,明确目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发展方向,可以对区域科技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起到预测的作用。从中观层面( 产业) 分析研究区域内科技人才结构的供需现状及人才缺口状况,有利于引导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人才流量。( 3) 组织。组织是指目标区域内的对科技人才存在需求的微观企事业单位。目标区域的组织单元是科技人才发挥其自身价值的最终平台,科技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只有在满足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否则不论对组织还是科技人才均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此,区域内组织单元的人才需求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中人才流入与退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组织单元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才可以满足组织的需求,这种人才供需关系是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重点研究内容。
  2. 预测子系统作用机理分析通过组织、产业、区域三者的相互作用能够为系统人才存量与流量的人才结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等方面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见图 2) 。产业单元与组织单元能够为区域单元制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撑,而区域单元对产业单元、组织单元的科技人才储备具有人才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三者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科技人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目标区域制定更加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实现科技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匹配。图 2 预测子系统作用机理预测子系统通过对目标区域内产业单元、组织单元的科技人才供需状况进行分析,了解现有科技人才的结构、数量与人才缺口状况,为进一步从其他区域引入科技人才提供预测依据。科技人才通过目标区域人才预测子系统,主动搜寻与自己专业特长相匹配的领域或区域,更加主动地选择适合自身科研事业发展、提升自身能力的发展区域,这样使科技人才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为目标区域与科技人才提供一个信息相互交流的系统。
  ( 三) 环境子系统盛昭瀚[10]的《管理科学研究中的计算实验方法》一文中提到,今后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环境的互动性。为此,本文所提到的环境是指从属于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环境子系统,它主要从企业( 微观) 、城市( 宏观) 两个层次对有利于区域科技人才吸引、聚集和储备的环境要素进行整合研究,找出两个层次交叉互动的领域作为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环境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李恩平,陈子凤: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及其作用分析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影响,以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战略储备的实现。
  环境子系统的构成要素( 1) 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基础,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适当的城市制度环境可使企业的活动有理可循、有法可依,也为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动态储备提供了宏观制度保障与战略发展方向。而多样灵活、创新的企业制度环境不仅为城市制度提供新的发展角度和动力,也为身处其中的科技人才提供更为贴心的制度关怀与权益保护。( 2) 科技环境。良好的科技环境条件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的组成部分。[11]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需要宏观环境( 城市) 与微观环境( 企业) 两者共同作用,来培养营造适合科技人才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的良好创新环境。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发挥作用。( 3) 文化环境。城市文化为其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宏观环境与社会氛围,企业文化群体形成后,又和城市文化进行相互交叉和渗透,为城市文化带来新的观念和发展动力,形成了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城市文化对处于其内部的企业文化起到熏陶的作用,进而对企业科技人才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心态。企业的管理模式、用人特点又根植于本区域文化之中,区域文化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用人特点就有差异。良好的企业文化无论在广度和深度还是强度上对全体员工,特别是科技人才都起到更大程度的优质激励,是激励机制的“放大器”。[12]( 4) 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对科技人才跨区域流动、区域聚集、区域储备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企业—城市两体在经济环境方面的双向互动作用为科技人才提供相应科技项目、科技资金、科技软/硬件工作环境方面的人、财、物的强有力支撑,为科技人才发展自身科研事业、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
  2. 环境子系统作用机理分析环境子系统是企业与城市两个要素之间双向交叉互动所形成的一个子系统( 见图 3) ,故引入企业—城市两体双向互动效应的概念来说明外部环境子系统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作用机理,其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与城市双向互动机制、企业与城市双向互补机制。企业与城市双向互动机制是指企业与城市两者相互交叉环境要素对科技人才流动、聚集与储备产生双向拉动与驱动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互动作用。企业与城市双向互补机制是指企业与城市两者所存在的非交叉环境要素对科技人才流动、聚集与储备产生单向拉动与驱动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企业良好组织环境、城市现代生活环境及区域适宜自然环境等。其中,双向互动作用机制产生的拉动效果要远大于双向互补作用机制所起的拉动效果。图 3 环境子系统作用机理首先,环境子系统为科技人才储备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的流动、聚集、储备具有正向拉动作用的外部环境,极大地促进科技人才区域内的流动,而科技人才的区域内部合理流动有助于相关行业技术的交流和信息的有效传递,也能促进科技人才的心智成熟和个人快速成长。[13]其次,环境子系统为科技人才实现其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环境子系统为区域科技人才未来开发与培养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企业—城市双向互动效应可以有效减少未来在构建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模式及机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预见性地培养营造未来区域人才储备适宜的宏观、微观环境,规划与引导区域科技人才的战略性储备。
  ( 四)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整体性作用分析通过对区域科技人才储备子系统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我们找出了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纽带,即均对目标区域科技人才流动、聚集与储备具有正向拉动与驱动作用。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作为一种人才存量维持系统,通过三个子系统有机联系、相互作用,能够通过维持一定的人才流动率来保证目标区域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能够整合各种有用信息帮2013 年第 4 期助科技人才与目标区域进行沟通交流,协助二者更加主动地做出决策,从而实现目标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的可持续开发与发展,为目标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探究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及其目标,深入分析该系统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 区域科技人才储备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特定的目标与层次分明的结构,通过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能够让科技人才与目标区域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实现目标区域科技人才结构与数量的供需匹配,以人才动态流动维持目标区域科技人才存量的稳定,以动保稳,实现目标区域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用以支撑目标区域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需求。但是,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作为一种存量维持系统,主要目的是增加人才流入量,减少人才流出量,保持存量动态稳定。对于目标区域而言,科技人才数量过多或人才结构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也造成科技人才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为此,如何实现目标区域科技人才储备系统的动态稳定,科技人才数量与结构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能满足目标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1]梅 莉 .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理论[J]. 经济问题,2009,( 1) : 114 - 116.[2]闫 明,胡晓清 . 企业人才储备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05,( 12) : 131 - 132.[3]史学东 . 国际项目人才培养与储备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1,( 12) : 235.[4]韩彦铎 . 高校人才储备基地建设的策略与战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1,( 5) : 86 -89.[5]德内拉·梅多斯 . 系统之美: 决策者的系统思考[M].邱昭良,译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6.[6]王 萍,章守明 . 区域人才聚集策略研究[J]. 经济问题,2006,( 11) : 14 -15.[7]张颖丽 . 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10.[8]马淑琴,陈 薇 .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J]. 经济问题,2004,( 8) : 30 -32.[9]牛冲槐,高祖燕,王 娟 .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12) : 127- 133.[10]盛昭瀚,张 维 . 管理科学研究中的计算实验方法[J]. 管理科学学报,2011,( 5) : 1 -10.[11]牛冲槐,唐朝永,芮雪琴 . 科技人才聚集环境及聚集效应分析( 二) ———经济环境对科技人才聚集环境的影响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4( 25) : 1 -5.[12]潘安成,胡汉辉,等 . 企业文化系统及其塑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7( 4) : 69 -74.[13]刘冬梅,汪 波,张保银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现象探究[J]. 软科学,2010,24( 6) : 97 -100.

[返回]
上一篇:美国金融部门利润率变化与金融危机关系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