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微信:paperwinner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3-06-28     浏览数:3668     【 字体: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稳步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步骤,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手段。为推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亟需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的指导和服务,提供有用信息,进行统筹协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实行奖励政策,同时还要在微观层面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外文化品牌的建设,扶持对外文化重点项目,并且能够借助海外多种力量开拓国际市场,在必要时还可在 WTO 框架下,对国外文化产品和服务设置一定门槛。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安全; 文化品牌; 预警机制
The Stragetic Choices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s Internalization
Abstract: Steady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ep to build a greatpower on culture but also a necessary way in ensuring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China,something urgent are needed to be done in both micro and macrolevels. Guidance and services which are provided to help cultu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expand in the global marketshould be enforced. Useful information giving,over - all planning and all - round consideration,tax and financialsupport and rewarding policies should be appli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ddition,at micro level,a series of globe- oriented culture and creative enterprises should be cultivated. Culture brand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nforced.Key globe - oriented culture projects should be supported. Diverse forces should be take advantage of to explor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if necessary,a certain level of threshold should be set up against foreign products and serv-ices under the accepted frame of WTO.
Key words: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cultural security; cultural brand; prior warning mechanism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意产业恰恰是集中体现文化创造活力的产业,因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稳步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国内已呈欣欣向荣之势,但其国际化的脚步还有待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日显重要,这已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都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宏观战略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建立起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亟需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 一) 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的指导和提供各类服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日益上升,对包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兴趣日益增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中国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感到“走出去”前期推广宣传费用高,综合运作成本大,资金筹措困难重重; 对国际文化市场和受众调查研究不够,市场信息闭塞,缺少联系渠道,难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策划、生产和营销中国文化产品和演展剧目。因此,文化走出去,除了企业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政府还需搭建必要的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服务外包、国际采购、订单加工、商贸咨询、进出口贸易、艺术品拍卖、租赁贸易、演艺经纪、影视策划、创意、后期制作和交易等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建立国内文化企业和产品资源库、国外文化贸易渠道信息库,构建完整有效的投资信息和文化贸易统计分析系统,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发挥社会传媒中介咨询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他们参与信息平台建设和经营。外交部要发挥驻外使领馆的桥梁、纽带作用,搜集、了解并反馈当地文化消费需求。引导社会资本组建市场化的专业国际文化信息中介机构,评估中国对外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效果。59周 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 二) 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进行统筹协调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有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十分重要。现在中国还存在由于协调指导不够,导致各行业、各文化单位各自为政,未能形成整体合力,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恶性竞争的现象。一些演出团体为取得演出合同,竞相压价。出版单位之间在出版物出口时也相互压价,在版权进口上互相抬价,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致使出版物出口价格不断下降,版权进口费用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减少。[1]在这方面,政府应主动加强协调,促进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一致对外。商务部做了一些工作,社会反响良好。据人民日报 2009 年 5 月 7 日报道,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在金融支持方式上,进出口银行积极为文化企业出口和境外投资项目提供融资、结算、对外担保、财务顾问等服务支持; 在积极开展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基础上,探索股权、债权、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为文化出口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和各项规避市场风险的服务,实现资金的安全有效配置和运营。从部门协调而言,《意见》还要求各省市商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文化贸易的相关政策措施; 积极向进出口银行推荐重点文化企业和项目,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效应; 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配合进出口银行做好贷款的各项工作,提高融资服务工作质量; 加强在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企业和项目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2]
  ( 三) 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影业等行业,是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的文化业态的兴起,传统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大挑战,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职能上看,这类行业在中国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的职能,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果失去政府扶持,其发展就面临很大困难。因而,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政府需在补贴、财政拨款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对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创意产业方面,更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从税收政策看,近来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退税率越来越低,如书报刊由 17% 降到 13%,之后又降到 11%,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部分税收,但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不仅要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幅度,还应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需要,在支持力度、适应范围等方面,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出若干分量更重、幅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在电影和音像制品翻译、配音,文化演出活动的国际运费上可给予一定补贴。建立中小企业国际文化市场开拓资金,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在境外参展、宣传推广、培训研讨和境外投标等方面给予资助。在财税支持方面,要改变过去那种仅对国有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资助的做法,调整资助方向,对创意能力较强、产品一流的民营文化创意企业加强资助。
  ( 四) 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实行奖励政策对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奖励,韩国的经验可供借鉴。2002 年韩国政府新设“出口奖”,由文化观光部和文化产业振兴院对过去一年的出口产品和单位评选出10 个奖项。[3]韩国还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建立奖励制度,特别是对优先发展的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奖励力度更是不小。2002 年,游戏、动漫业分别评出 15 个、12 个获奖产品和单位,“国务总理奖”为最高奖项,奖金达 1000 万韩元。“文化观光部长官奖”奖金 500 万韩元,“特别奖”奖金 300 万韩元。[4]在中国,政府也应对出口规模较大、出口业务增长较快的企业,以及在国外取得良好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成绩突出的企业,按照其获得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比如,为鼓励国产动漫游戏产品出口,可出台奖励办法,利用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财政资金奖励和补贴的方式,对出口业绩好和出口产品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奖励。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微观战略
  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在保证宏观战略实施的同时也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引导,大致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创意企业传统的文化走出去,主要依靠政府间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固然必要,但缺乏可持续性,其效果也可能并不好。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传播从政府主导向商业运作过渡,政府色彩逐步淡化,市场机制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602013 年第 4 期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创意企业是文化市场主体,在对外文化贸易中有着主体性作用。经常性的文化走出去,主要还是应以产业和企业的形式走出去,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要精心培育若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文化品牌,建有自己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国际营销网络的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优先培育和扶持演艺、影视、出版、动漫等行业的外向骨干企业,发挥其先导作用,使其依托优良基础条件和品牌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 二) 加强对外文化品牌建设品牌决定市场,品牌决定实力。政府要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形成一批对外贸易的文化品牌。一要培育名牌企业。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外向型名牌文化企业集团,由政府主导,下功夫使中国文化名牌企业尽快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海外文化市场的开拓者、跨国经营的承担者。二要打造名牌产品。文化贸易的实质是文化产品交易,而文化产品是利用一定形式和载体提供给消费者有内容、有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制造、生产、推广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名牌,是推进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5]政府要推动企业创造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国文化特色并被国际文化市场认可的名牌文化产品,使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对外宣传品,更是国际文化消费的必需品。三要发挥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文化传播和竞争中的特有现象,也是开拓市场和吸引文化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供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更多的文化名人成长起来,培养出国际知名的文化人、文化项目策划者、经纪人、导演、演员等。
  ( 三) 扶持对外文化重点项目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和输出,关键依靠项目带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要充分利用世界文化产业的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实施跨地区、跨国界、跨领域的项目合作和建设。一要推动文化企业的对外项目合作。如在动画产业、影视产业等方面,在生产和销售等领域开展合作。二是实施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项目。借助多种文化节、文化论坛、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载体,实现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良性互动。通过在国外举办的电影节、电视节、图书展等活动,积极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把展演展览展映与产品销售结合起来,把展现文化特色与项目合作结合起来。三是实施对外投资项目。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对外兼并、收购等活动,参与设立电台、电视台、报刊社以及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等项目,政府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 四) 借助多种力量开拓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华人近 3000 万人,大部分海外华人保持华人文化和种族特征,这部分人群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为旺盛。中国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熟悉当地语言、文化和习俗,理解当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懂得如何适宜地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华人社团根植于广大海外华人,在凝聚海外华人、树立中华形象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既是中华文化的“守望者”,又是“传播者”。目前,全球海外华人社团已逾万个,他们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节等活动,使中国武术、美食、中医药等越来越深入所在国主流社会。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条重要途径。还应看到,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文化走出去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在中国本土工作生活的海外受众走向世界。如由政府主导,在国内举办国际性文化节、艺术节,广泛吸引外国民众参与,推介中国文化,推销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
  ( 五) 对部分国外产品设置准入门槛在 WTO 框架下,对国外文化产品和服务设置一定门槛,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美国、日本动画片由于在本国发行已收回其制作成本并实现赢利,为实现其开拓国际市场、培养外国儿童受众的战略意图,对中国实行低价倾销,有的甚至免费赠送给中国电视台播出。在进口动画片的冲击下,中国电视台给动画制作公司支付的播出费极低,其与生产成本严重不匹配。中国平均每分钟动漫制作成本约 10000 元人民币,而电视台播出费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每分钟仅支付 800 元人民币左右,不足制作成本的 1/10。这就使得动画片制作商失去了市场利益的驱动,极大地挫伤了动漫制作公司为国内市场制作动画片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投资者进入动漫产业,这又进一步给国外动画片制作商创造了可乘之机。对进口动漫片的盲目引进,影响的不只是中国经济利益,最为要紧的是中国广大少61周 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年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少年儿童长期接触以国外题材为主的动漫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了解就会减少、甚至排斥,容易引起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淡漠和对外国文化的推崇,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品进口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安全预警机制,对进口数量、规模、内容等进行跟踪分析,适时提出调控措施,确保国家文化安全。[6]特别是对那些在中国处于成长期、亟需扶持的文化业态,更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支持、保护力度。本文认为,即使在 WTO所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下,政府仍可以借助国际通行的“文化例外”条款,积极争取于我有利的国际文化市场环境。
  结论与启示
  研究显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全球经济影响扩大,其他国家的政府、商界和普通民众都渴望及时了解中国发展情况,海外受众期望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他们对那些体现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具有独特气韵的具体文化类型都很感兴趣,他们也期望了解中国与经济有关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及时获得商业资讯,寻找投资机会,共享发展经验。同时,海外民众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新闻信息都有不同程度的兴趣。这些都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市场基础,因此,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理应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创意产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维护文化安全,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和价值理念。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运作手段,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打造中国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1]温晓红 .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市场失灵及应对[J]. 经济论坛,2012,( 1) .[2]曾革楠 . 商务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单位拓展海外市场可获金融支持[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05 -07.[3]张永文,李谷兰 .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J].北京观察,2003,( 8) .[4]缪其浩,陈 超 . 21 世纪对文化和文化产业的重新认识[A]. 叶取源,王永章,陈 昕 .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第一卷) [C].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2 -83.[5]刘 纯,杨继伟,夏既明 .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走势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16) .[6]周 宇 . 扶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边界研究[J]. 求索,2012,( 10) .

[返回]
上一篇:我国劳动市场违法成本和违法收益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在中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变迁探析: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