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起赢论文辅导网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QQ:3949358033
微信:paperwinner
工作时间:9:00-24:00
经济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来源:一起赢论文网     日期:2013-06-23     浏览数:3484     【 字体:

摘 要: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各类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如何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日益重要。通过运用人力资本配置的理论,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的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本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通过调整产业配置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实现人力资本供需信息对称等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配置; 经济可持续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aking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With the approvement of the “ The pla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but it’s facing the talents shortage. It becomes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optimize the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uman capital toserve the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With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us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it expound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llocation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human capital allocation,it also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in-crease education expenditure,improve the liquidity of human capital market and optimize the human capital supplyand demand.
Key words: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在中国几十年发展中极大推动了经济增长,有专家认为当前中国已处于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关键转折期。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加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了解决人口红利消失过程中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008 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面对这样的重大机遇,各类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制约广西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地处西部地区,存在着经济较落后、人口增长率高、劳动压力大和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其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应充分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化,合理安排好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和调整好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一般被认为是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的,各国的经济学者也都对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展开了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应同时具备“人”和“资本”的特性,人力资本是依附于人身上的、不可让渡的知识、技能、健康等因素水平的总和,是能给被依附者带来一定未来预期收益的非物质资本。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此外,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更是解决人口红利消失过程中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的人力资本配置是从区域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人力资本配置是指区域地方政府通过人力市场、制定相应的区域宏观经济政策等相关手段,使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等社会生产或管理组织之间合理有效地流动并达到均衡,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本优化配置又可分为人力资本产业优化配置和人力资本区域优化配置两个方面。而这种人力资本均衡配置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均衡会变得不均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
  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现状
  广西北部湾属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处西部地区的区域一样,同样存在着几个特征: 一是劳动力流动1082013 年第 4 期性强。广西劳动力供给较为充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广西人口为 4602. 6629 万,在全国排名第 11 位; 劳动力成本较低,2012 年广西统计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广西工资水平排名逐年下降,位居全国倒数第三。大量劳动力向高工资水平的东部沿海城市流动,减弱了西部地区在劳动力供给上的成本优势,导致了广西“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二是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与东部地区相比,人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普遍偏弱,人力资本、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上特征使北部湾地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时遭遇人力资本瓶颈。从人力资本配置方面看,随着我国人才管理制度单项改革的启动和近十余年来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人才利用不充分、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配置的地区失衡、行业失衡以及产业失衡三个方面。
  ( 一) 人力资本配置的地区失衡广西由 14 个地级市组成。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均衡状态,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深入,地区间的差距更趋明显,突出表现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上。本文选取其中 3 个地级市为代表,对各市各级学校的在校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如表 1 所示。表 1 广西 3 市各级学校在校人数增长情况对比单位: 万人地区/年份 普通小学 普通中学 普通高中 普通高等院校南宁市2008 53. 65 27. 69 11. 62 22. 912010 52. 65 25. 98 11. 65 27. 64增长率( %) -1. 86 -7. 22 0. 26 20. 65河池市2008 34. 42 19. 99 0. 492010 33. 04 20. 11 1. 29增长率( %) -4. 01 0. 6 163. 27钦州市2008 40. 48 6. 36 4. 55 2. 282010 38. 93 16. 21 4. 54 1. 86增长率( %) -3. 83 154. 87 -0. 22 -18. 42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中国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整理获得。从表 1 可以看到,位于广西北部、中部、南部的3 个地市各级学校在校人数相差较大,变动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二) 人力资本配置的行业失衡1. 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间配置不均衡。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导致国有单位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而民营企业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选择国有企事业单位,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这是导致人才在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间配置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2. 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不均衡。不同行业由于薪酬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才配置的差异。从 2011 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可以看到,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薪酬水平居于全区在岗职工前三位; 而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薪酬水平居于全区在岗职工后三位,因此,导致了前者人力资本较充足,后者人力资本相对缺乏。
  ( 三) 人力资本配置的产业失衡广西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不合理,不能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见表 2) 。表 2 广西城镇分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年份第一产业( 人)占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 人)占从业人员比例( %)第三产业( 人)占从业人员比例( %)2006 24293 18. 01 152055 16. 71 794665 44. 402007 24025 18. 2 155926 16. 81 800574 43. 95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 2007 ~ 2008 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获得。从表 2 可以看到,广西的城镇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的比例已达到国家要求的 15% 的水平,但从数据可以推测,专业技术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是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广西发展沿海工业和港口经济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等高技能人才缺乏,这不利于广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最多,这说明广西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这将导致科研开发投入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小; 也导致有些地区、有些单位人才过剩,大量人才不能有效利用。
  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问题分析
  ( 一) 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人力资本可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科研、劳动力迁移和社会保障等多种途径进行投资,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主要的投资途径。从广西 2006~ 2011 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来看,教育投资明显不足。近几年广西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 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6. 1% 的水平,甚至还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4%的平均水平。109韦 欣: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研究
  ( 二) 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 2012》中 2009 年城镇实际人均人力资本的数据显示,广西人力资本存量偏低,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见图 1) 。图 1 各省市 2009 年城镇实际人均人力资本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 2012》整理获得。
  ( 三) 缺乏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标准人力资本产权指对依附于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的所有、使用、收益以及处置等权利。明确界定人力资本的产权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成为企业的主人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强化所有者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利益激励,提高人力资本效益,也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国内有些地区、企业已开始实行以人力资本产权进行投资入股,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人力资本特别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四) 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只有通过流动才能让其保值增值。流动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是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主要由人力资本市场、户籍、资格技能认证及国际间的交流等政策制度体系构成。但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在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机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1. 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低。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制约着人力资本配置的效率,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水平低会导致人力资本流动不畅,从而加剧人力资本结构的失衡,对人力资本造成巨大浪费。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低表现在: ( 1) 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数量多,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1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广西共有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中介 103 家,大部分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不高; ( 2) 市场分割严重,供求信息不统一、不共享,影响了各地市人才的合理流动; ( 3) 人才市场管理存在漏洞,不时有“黑中介”蒙骗求职者的现象。2. 人力资本流动的相关保障制度不健全。广西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人事制度的计划性、户籍制度的流动限制、档案管理的行政化、社会保障范围过窄等问题虽然已引起了关注,但短期内仍无法改变阻碍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现状,这对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不利。3. 人力资本评估系统不完备。对人力资本存量评估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大部分人才评估从受教育年限、资格技能认证、专业技术等级等方面进行。从目前情况看,各种技能认证种类繁多,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却不多,资格技能认证体系覆盖面不广,有些领域没有资格技能认证或含金量较低,得不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
  ( 五) 人力资本配置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广西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低、人力资本评估系统不完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人力资本配置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通常在人力资本市场中,一方面,招聘者有充分掌握企业信息的优势,而求职者对企业情况的判断只是表面的,导致其在选择职位时缺乏市场理性; 另一方面,求职者也会出于某种考虑,隐瞒对求职不利的信息,误导招聘企业。信息不对称使得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加大了流动成本,影响人力资本市场交易质量,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现象。
  优化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在《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因此,做好人力资本优化配置工作对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调整产业配置结构。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与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合理时,将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从表 2 看到,广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城镇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很少。说明存在着大量的低人力资本含量的过剩劳动力,这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也不高,没有竞争优势,从而使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改变现状,一是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市场,让过剩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二是通过技能培训、技术创新补贴等措施,不断提高对第一产业1102013 年第 4 期发展的支持力度,挖掘第一产业的发展潜力。
  2. 实行多元化投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有必要得到政府资金帮助和政策支持。广西政府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数额是在逐年增加的,但不要认为政府投入是唯一的资金来源,单纯靠政府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本投资应采用“国家、企业、学校、个人”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同时通过人力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制定有关的激励制度,引导和提高其他途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另外,要重视职业培训,鼓励人力市场举办各种岗前职业培训和后继教育培训,除依靠政府进行补贴,主要还应考虑如何激励企业进行投资,逐步健全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
  3. 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性,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人力资本市场应完全开放,由市场决定人力资本的价格,公平竞争。通过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使得人力资本更加自由地流动,不仅依靠政府进行调节,更要通过激励机制作用,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市场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只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挖掘人才的潜力,才能更有效地促使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因此,广西需建立健全激励政策,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资,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尽快将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还要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等其他激励手段,为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开发与留住所需人才。
  4. 搭建人才沟通平台,实现人力资本供需信息对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设起连接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的网上市场,实现市场上供求信息充分共享。通过人才网络实现: 一是让更多的求职者通过网上市场更清晰地了解企业、走进企业、创造自我人生价值; 二是使企业通过网络得到自我形象的全方位展示,更轻松地招聘到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此外,人力资本市场还应在更深层次地促进和开展校企双方人才和技术交流合作方面做出努力,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提供相应信息,促进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人力资本市场可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相关人员定期预测各行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和专业方向,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指导学校合理安排招生计划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按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办学。为高校和企业搭建“校企合作”的沟通平台,促使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和高校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既利于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也利于企业以更少的人力资本投入,获得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1]高素英. 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陈运平,胡德龙.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整分析[J]. 经济问题,2010,( 2) .[3]西奥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吴珠华,等,译.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刘胜强,周 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 1) .[5]田立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研究[D]. 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2006.[6]张玉枚 .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2012,( 10) .

[返回]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x
下一篇:论“中等收入陷阱”